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艾灸养生祛病法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艾灸养生祛病法
  • 作 者:漆浩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1003931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艾灸疗法概述 2

第一节 艾灸养生祛病的机理 2

第二节 艾灸疗法的分类 4

一、艾条灸法 5

二、艾炷灸法 8

三、直接灸法 9

四、间接灸法 10

第三节 艾灸疗法注意事项 11

一、施灸后的处理 11

二、禁用与慎用事项 12

第二章 全身艾灸穴位定位与主治 14

第一节 穴位定位方法 14

一、骨度分寸法 14

二、手指比量法 17

三、体表标志法 18

第二节 经脉取穴与艾灸治疗 19

一、手太阴肺经 19

二、手阳明大肠经 21

三、足阳明胃经 24

四、足太阴脾经 30

五、手少阴心经 33

六、手太阳小肠经 34

七、足太阳膀胱经 36

八、足少阴肾经 44

九、手厥阴心包经 48

十、手少阳三焦经 50

十一、足少阳胆经 52

十二、足厥阴肝经 57

十三、任脉 60

十四、督脉 64

第一节 养生艾灸法 70

第三章 养生祛病艾灸法 70

第二节 祛病艾灸法 77

一、呼吸系疾病 77

(一)肺结核 77

(二)劳功瘵结核 78

(三)慢性支气管炎 79

(四)肺气肿 80

(五)哮喘 81

(六)咳嗽 82

(七)肺脓肿 83

(八)痰饮咳喘 84

(一)急性肝炎 85

二、消化系疾病 85

(二)黄疸 86

(三)慢性肝炎 87

(四)肝肿大、肝硬化 88

(五)急性传染性甲肝 89

(六)胆结石症 90

(七)胆囊炎 91

(八)反胃呕吐 92

(九)胃溃疡病 93

(十)腹胀 94

(十一)呕血 95

(十二)食物中毒 96

(十三)呃逆 97

(十四)中毒性痢疾 98

(十五)脱肛 99

(十六)急性阑尾炎 100

(十七)肠寄生虫病 101

(十八)胸腹胀满 102

(十九)纳差、消化不良 103

(二十)腹泻 104

(二十一)便秘 105

(二十二)盲肠炎 106

(二十三)肠梗阻 107

三、心血管系疾病 108

(一)中风 108

(二)口角?斜 109

(三)心律不齐 110

(四)心绞痛 111

(五)风湿性心脏病 112

(六)高血压中风 113

(七)高血压病 114

(一)糖尿病 116

四、内分泌系疾病 116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17

(三)消渴 118

(四)甲状腺肿 119

五、神经系疾病 120

(一)卒然昏晕 120

(二)眩晕 121

(三)神经衰弱 122

(四)失眠 123

(五)癫痫 124

六、泌尿生殖系疾病 125

(一)阳痿 125

(二)男子阴冷 126

(三)早泄 127

(四)夜梦遗精 128

(五)遗精 129

(六)肾结石 130

(七)前列腺炎 131

(八)睾丸痛 132

(九)小便不通 133

(十)肾炎水肿 134

七、内科热病 135

(一)热病 135

(二)高热症 136

(三)感冒发热 137

(四)颜面红肿 138

八、妇科疾病 139

(一)阴道炎 139

(二)妇女不孕 140

(三)恶露不尽 141

(四)胎位不正 142

(五)子宫肌瘤 143

(六)子宫颈癌 144

(七)妇女淋病 145

(八)乳癌 146

(九)妇女阴缩证 147

(十)带下病 148

(十一)白带过多 149

(十二)妇女腰痛劳损 150

(十三)难产 151

(十四)子宫脱垂 152

(十五)月经不调 153

(十六)妇女乳肿 154

(十七)子宫出血 155

(一)小儿脑膜炎后遗症 156

九、儿科疾病 156

(二)小儿伤食 157

(三)小儿惊风 158

(四)小儿腮腺炎 159

(五)小儿肿满 160

(六)小儿遗尿 161

(七)小儿痢疾 162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 163

十、五官科疾病 164

(一)常见眼病 164

(二)眼结膜炎 165

(三)鼻窦炎 166

(四)牙痛 167

(五)扁桃体炎 168

(六)咽喉脓肿 169

(七)常见耳疾 170

(八)中耳炎 171

十一、皮肤科疾病 172

(一)湿疮 172

(二)腋气狐臭 173

(三)外阴瘙痒 174

(四)背痈 175

(五)白癫风及皮肤赘疣 176

(六)瘰疬(淋巴结核) 177

(七)痈肿 178

(八)痔疮 179

十二、骨伤科疾病 180

(一)落枕 180

(二)颈椎增生 181

(三)外伤腰痛 182

(四)风湿性关节炎 183

(五)鹤膝风 184

(六)坐骨神经痛 185

(七)腰痛 186

(八)手抬举困难 187

(九)手指挛痛 188

(十)手臂痛不能举 189

(十一)腿脚拘挛 190

(十二)两膝无力 191

(十三)下肢瘫痪 192

十三、配大方灸治法 193

(一)妇女长期劳损虚弱 193

(二)素体体弱多病 194

(三)顽固性老寒腿及腰痛 195

(四)顽固性痛风证 196

(五)中风后遗症(年久者) 197

(六)冠心病合并高血脂、动脉硬化 198

(七)妇女慢性附件炎 199

(八)慢性水肿 200

(九)肩关节周围炎 201

(十)男子长期不育 202

(十一)长期精神抑郁 203

(十二)全身急性疼痛 204

十四、艾灸配伍疗法 205

十五、病位直接灸法 208

十六、其它灸疗法 21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