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州市文物管理局;宿州市博物馆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01047345
- 标注页数:559 页
- PDF页数:58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85 ≥5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 1
一 地理环境 1
二 历史沿革 4
第二节 发掘经过 6
第二章 地层堆积 9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14
第一节 遗迹 14
第二节 遗物 14
第四章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 19
第一节 遗迹 19
一 灰坑 19
二 灰沟 20
第二节 遗物 21
一 陶器 21
二 石器 31
三 骨器 32
第五章 龙山文化遗存 33
第一节 遗迹 33
一 灰坑 33
二 灰沟 40
三 墓葬 40
四 房基 48
五 垫土 53
第二节 遗物 54
一 陶器 54
二 石器 153
三 骨器 160
四 蚌器 164
五 角器 167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 171
第六章 岳石文化遗存 176
第一节 遗迹 176
第二节 遗物 177
第七章 周代文化遗存 179
第一节 遗迹 179
一 灰坑 179
二 灰沟 183
三 墓葬 185
第二节 遗物 188
一 陶器 188
二 石器 219
三 玉器 220
四 骨、角器 221
五 蚌器 222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 223
第八章 汉代遗存 227
第一节 遗迹 227
一 灰坑 227
二 水井 231
第二节 遗物 232
一 陶器 232
二 石器 243
三 骨器 243
四 铁器 244
五 铜器 249
六 铜钱 249
第九章 唐代遗存 250
第一节 遗迹 250
一 灰坑 250
二 水井 254
三 墓葬 254
第二节 遗物 256
一 陶器 257
二 瓷器 266
三 铁器 284
四 铜制小件 291
五 铜钱 292
六 骨器 292
七 玉器 292
第十章 结语 293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293
二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 294
三 龙山文化遗存 295
四 周代文化遗存 301
五 汉代遗存 302
六 唐代遗存 302
附表 303
附表一 大汶口文化遗迹登记表 303
附表二 大汶口文化陶片统计表 303
附表三 龙山文化典型灰坑陶器组合 305
附表四 龙山文化重要灰坑陶器组合 306
附表五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表 307
附表六 龙山文化陶片统计表 310
附表七 龙山文化灰坑登记表 320
附表八 龙山文化灰沟登记表 326
附表九 龙山文化墓葬登记表 327
附表一○ 龙山文化房基登记表 328
附表一一 A发掘区周代文化典型陶器组合 330
附表一二 B发掘区周代文化典型陶器组合 330
附表一三 周代文化陶器分期表 331
附表一四 周代陶片统计表 332
附表一五 周代灰坑登记表 336
附表一六 周代灰沟登记表 337
附表一七 周代墓葬登记表 338
附表一八 汉代灰坑登记表 338
附表一九 汉代水井登记表 339
附表二○ 唐代灰坑登记表 339
附表二一 唐代水井登记表 340
附录 341
附录一 碳十四测年报告 341
附录二 宿州芦城孜遗址出土石器研究 343
附录三 宿州芦城孜遗址动物骨骼鉴定报告 369
附录四 宿州芦城孜遗址墓葬人骨登记表 388
附录五 宿州芦城孜遗址2013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390
后记 404
英文提要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