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焦顺发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4370·11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6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序文 1
第一编 经脉 2
第一章 十二经脉“逐经相传”考 2
第二章 “经文”中描写的经脉的实质 5
第三章 古代经脉体系剖析 28
第二编 穴位 47
第一章 头面部穴位 47
第一节 头盖部 47
第二节 耳区 54
第三节 眼区 58
第四节 口鼻区 60
第一节 脊椎正中 63
第二章 脊椎和脊椎旁 63
第二节 椎旁 66
第三节 椎侧 73
第三章 颈部 77
第一节 颈前区 77
第二节 颈后区 79
第四章 肩部 82
第五章 上肢 86
第一节 内侧前线 86
第二节 内侧中线 88
第三节 内侧后线 91
第四节 外侧前线 94
第五节 外侧中线 98
第六节 外侧后线 101
第一节 前正中线 104
第六章 胸部 104
第二节 前正中旁线 106
第三节 锁乳肋线 108
第四节 前外线 109
第五节 腋下线 111
第七章 腹部 112
第一节 前正中线 112
第二节 前正中旁线 116
第三节 前侧线 119
第四节 前外线 122
第五节 腋下线 124
第一节 内侧前线 126
第八章 下肢 126
第二节 内侧中线 129
第三节 内侧后线 132
第四节 外侧前线 135
第五节 外侧中线 139
第六节 外侧后线 143
第三编 针术 152
第一章 针 152
第一节 针的种类 152
第二节 针的修理、保藏和消毒 155
第二章 医师和患者 155
第一节 医师的态度 155
第三节 病人的体位 156
第二节 患者的状态 156
第三章 针刺技术 157
第一节 针刺周围神经 157
第二节 刺表皮 163
第三节 刺肌肉间 163
第四节 刺肌腱韧带等 164
第五节 刺血管 164
第六节 刺骨 165
第七节 刺痈肿 165
第八节 刺疼痛处 165
第四章 反应及疗程 166
第一节 得气——针刺时的反应 166
第九节 刺疼痛(按压时)缓解处 166
第二节 关于针刺时出现“休克”的防治 168
第三节 疗程 168
第五章 防止损伤重要脏器及组织 169
第一节 防止误刺伤“脑” 169
第二节 防止误刺伤“脊髓” 170
第三节 防止误刺伤“内耳” 171
第四节 防止误刺伤“眼” 171
第五节 防止误刺伤“肺” 172
第六节 防止误刺伤“心” 172
第七节 防止误刺伤“肝、胆” 173
第八节 防止误刺伤“肾” 174
第九节 防止误刺伤“膀胱” 174
第十二节 防止误刺伤“关节腔” 175
第十一节 防止误刺伤“动脉” 175
第十节 防止误刺伤“胃、肠” 175
第六章 灸法 176
第四编 治疗 184
第一章 神经系统的病症 184
第一节 周围神经病症 184
一 三叉神经痛 184
二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85
三 肋间神经痛 186
四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186
五 坐骨神经痛 186
第二节 脊髓病症 188
第三节 脑部病症 188
(一) 偏头痛 189
一 头痛 189
(二) 神经性头痛 190
(三) 颅脑损伤后头痛 190
(四) 头部邻近器官疾病引起的头痛 191
(五) 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192
二 脑血管疾病 192
(一) 脑出血 192
(二) 脑梗塞 193
三 颅内炎症 194
(一) 化脓性脑膜炎 195
(二) 结核性脑膜炎 196
四 癫痫 196
五 精神病 197
一 神经性耳鸣 198
第二章 头部器官的病症 198
第一节 耳部病症 198
二 神经性耳聋 199
三 美尼尔氏综合征 199
第二节 鼻部病症 199
一 鼻出血 199
二 鼻炎 199
第三节 口、咽病症 200
一 牙病 200
(一) 龋齿 200
(二) 齿髓炎 200
第四节 眼部病症 201
二 青光眼 201
一 结合膜炎 201
(二) 扁桃体炎 201
(一) 急性、慢性咽炎 201
二 咽部病症 201
三 白内障 202
四 视神经炎 202
第三章 胸腔脏器的病症 202
第一节 呼吸系统 203
一 感冒 203
二 急性支气管炎及小叶性肺炎 204
三 大叶性肺炎 204
四 肺结核 205
五 支气管哮喘 205
七 胸膜炎 207
六 肺气肿 207
一 心绞痛 208
二 风湿性心脏病 208
三 阵发性心动过速 208
第二节 循环系统 208
第四章 腹腔脏器的病症 209
第一节 肝、胆、胃之病症 210
一 肝、胆之病症 210
(一) 黄疸 210
(二) 急性胆道疾患 211
1.胆道蛔虫症 211
3.急性胆囊炎 212
(三) 传染性肝炎 212
2.胆石症 212
二 胃之病症 213
(一) 急性胃炎 213
(二) 慢性胃炎 213
(三) 消化性溃疡 213
第二节 小肠、大肠、肾之病症 214
一 小肠之病症 214
(一) 肠炎 214
(二) 细菌性痢疾 214
二 大肠病症 215
(一) 急性阑尾炎 215
(二) 便秘 215
五 肠虫症 216
四 消化不良 216
三 过敏性结肠综合症 216
六 肾之病症 217
(一) 急性肾炎 217
(二) 慢性肾炎 217
(三) 肾盂肾炎 217
(四) 肾绞痛 219
第三节 泌尿生殖系病症 219
一 膀胱之病症 219
(一) 膀胱炎 220
(二) 膀胱麻痹 220
二 生殖系病症 221
(一) 非器质性男性性机能障碍 221
第一节 关节炎 222
一 风湿性关节炎 222
(二) 功能性子宫出血 222
第五章 躯干、四肢病损 222
二 类风湿性关节炎 223
三 骨关节炎 223
第二节 软组织损伤 224
一 落枕 224
二 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224
三 肩关节周围炎 225
四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225
五 膝部软组织损伤 225
一 神经性皮炎 226
第三节 皮肤病 226
六 踝部软组织损伤 226
二 皮肤搔痒症 227
三 斑秃 227
第五编 附件 229
1、对十二经脉“阴升阳降”循行之探讨 229
2、现代神经解剖知识 261
3、杼骨之端及其周围的“四大” 298
4、中枢性和周围性损害之讨论 299
5、针刺前的按压与周围神经 304
6、穴位之位置与“陷者或凹陷”之关系 305
7、从刺“骨孔”说起 310
8、针刺与血管 311
9、“中其经”与“刺中神经” 317
10、从针刺时出现的“肢体抽动”探讨被刺物质之实质 320
11、“刺其脉入齿中”与周围神经 321
12、通过穴位在各经脉的分布数量探讨“穴位”的实质 325
13、分析经穴针刺的深度、探讨治病时主要被刺物质 332
14、根据穴位的主治性能探讨取穴规律 376
15、穴位主治性能与神经节段范围病症之关系 430
16、对《内经》中脏腑病症选穴治疗规律之讨 432
17、《甲乙经》部分病症选穴治疗规律 446
18、脏腑器官与相对应体表穴位之关系 450
19、从募穴之分布规律探讨其治疗脏腑疾病之原理 487
20、对脑部病损后出现经络现象的观察 489
21、脑性感传 509
22、背俞穴与神经节段支配内脏之关系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