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艳琳,陈银娥主编;王仁志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2912041
- 标注页数:329 页
- PDF页数:33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6 ≥3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财政概论 1
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
二、财政职能弱化 3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6
四、社会主义财政的范围 9
五、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财政选择主体 12
六、公共财政 15
第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18
一、财政收入的新增长点 18
二、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国际比较 20
三、财政收入的原则和意义 23
四、财政收入的质量 26
五、我国现阶段财政的困境 28
六、振兴国家财政 31
第三章 税收 35
一、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5
二、赋税的转嫁与归宿 38
三、分税制及其缺陷 41
四、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 45
五、国际税收 48
六、税收中性论 50
第四章 财政的其他收入 54
一、治理“三乱” 54
二、国有资产的流失及管理 57
三、公债制度 60
四、美国和日本的公债制度 63
五、公债管理 66
六、公债与通货膨胀 70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述 73
一、从“拨改贷”到“贷改投” 73
二、效益财政、综合财政与经营财政 76
三、财政支出的控制 80
四、财政支出分析 83
五、财政赤字 86
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89
第六章 财政支出的途径 92
一、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与“创收” 92
二、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 95
三、生产性财政支出 98
四、财政补贴 102
五、国家债务支出 105
六、社会保障财政 107
第七章 财政管理 111
一、“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与经济监督 111
二、清理“小金库”,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115
三、财政宏观调控 123
四、美国和日本的预算管理体制 129
五、我国税收政策的选择 133
六、我国涉外财政管理 139
第八章 金融概论 143
一、从“现金”到“电子货币” 143
二、金融支持着“负债消费” 146
三、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148
四、现代金融的作用 151
五、现代信用的形式和职能 154
六、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158
七、金融制度的比较 163
第九章 金融组织体系 170
一、农行能否疏远“三农” 170
二、金融“二哥大”在东部地区的大发展 172
三、改革与发展中的华夏银行 175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重新定位 177
五、“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180
六、德国和日本的银行制度 183
七、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87
八、我国人寿保险业发展概况 189
一、贰角的残币与壹万元的存款 191
第十章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191
二“银行揽储”与“商场储蓄所” 194
三、商业银行基本业务概论 197
四、信用卡业务 201
附:“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 203
五、货币数量论 203
“领用牡丹卡协议” 205
五、金融租赁业务 207
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212
第十一章 现代金融市场 218
一、银行降息、股市暴跌 218
二、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 220
三、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 223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 229
五、建立和开放我国黄金市场势在必行 232
六、美国的金融市场管理 233
七、建立和健全我国的金融市场 237
第十二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241
一、通货膨胀有益还是有害 241
二、低通货膨胀好还是零通货膨胀好 245
三、货币流通规律 247
四、货币供给模型 250
六、通货膨胀与失业 256
七、改革与发展时期的通货膨胀 260
第十三章 金融管理 265
一、公款私存与现金管理 265
二、“三角债”与转帐结算管理 269
三、货币政策工具 279
四、利率市场化管理 282
五、美国银行业的合并 287
六、金融领域的政企分离 290
第十四章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 296
一、“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296
二、“税前还贷”还是“税后还贷” 300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 303
四、信贷收支平衡 309
五、金融管制自由化与金融宏观调控 313
六、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 317
主要参考书目 328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