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微针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微针疗法
  • 作 者:郭长青等编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6608144
  • 标注页数:229 页
  • PDF页数:2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5 ≥2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头针 面针 眼针 1

第一节 头针 1

一、头部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

二、头皮解剖 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4

四、配穴方法 11

五、适应症 11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2

七、参考资料 15

第二节 面针 15

一、面部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5

二、面部解剖 16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6

四、配穴方法 19

五、适应症 19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9

七、参考资料 20

第三节 眼针 22

一、眼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22

二、眼部解剖 23

三、眼球经区定位与主治 23

四、看眼察病的方法 25

五、配穴方法 27

六、适应症 28

七、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9

八、参考资料 30

附 虹膜定位诊断法 32

第二章 耳针 39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39

二、耳廓表面解剖 40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42

四、耳穴诊断法 55

五、配穴方法 61

六、适应症与禁忌症 62

七、耳穴诊断和选穴处方 63

八、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74

九、耳针临床应用进展 78

附: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 82

第三章 鼻针 人中针 口针 舌针 92

第一节 鼻针 92

一、鼻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92

二、鼻部解剖 9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93

四、配穴方法 96

五、适应症 97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97

七、参考资料 98

第二节 人中针 102

一、人中沟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02

二、人中沟局部解剖 10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03

四、配穴方法 104

五、适应症 104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05

七、参考资料 105

第三节 口针 106

一、口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06

二、口部解剖 106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07

四、配穴方法 109

五、适应症 109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09

七、参考资料 110

第四节 舌针 112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12

二、舌部解剖 11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13

四、配穴方法 117

五、适应症及禁忌症 117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18

七、参考资料 118

第四章 胸穴指压疗法 腹针 颈针 背俞针 脊针 120

第一节 胸穴指压疗法 120

一、胸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20

二、胸廓的解剖 120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21

四、配穴方法 125

五、适应症 126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26

七、常见病症处方 127

八、参考资料 130

第二节 腹针 132

一、腹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32

二、腹部解剖 13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33

四、配穴方法 134

五、适应症 134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34

七、参考资料 134

第三节 颈针 135

一、颈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35

二、颈部解剖 136

三、穴位定位 136

四、配穴方法 136

五、适应症 137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37

七、参考资料 137

第四节 背俞针 138

一、背俞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38

二、背部解剖 139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39

四、穴位诊断 141

五、配穴方法 142

六、适应症 142

七、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42

八、参考资料 143

第五节 脊针 143

一、脊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43

二、脊部解剖 144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44

四、配穴方法 146

五、适应症 147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47

七、参考资料 148

第五章 手针 足针 152

第一节 手针 152

一、手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52

二、手部解剖 153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54

四、配穴方法 158

五、适应症 158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59

七、参考资料 159

附:点压手掌穴位测定诊断法 162

第二节 足针 165

一、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65

二、足部解剖 166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166

四、配穴方法 178

五、适应症 179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80

七、参考资料 180

附:手象针与足象针 182

第六章 腕踝针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 204

第一节 腕踝针 204

一、腕、踝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204

二、腕、踝部解剖 204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205

四、配穴方法 211

五、适应症 211

六、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13

七、参考资料 214

第二节 第二掌骨侧针法及全息律针法 217

一、第二掌骨侧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217

二、第二掌骨侧部解剖 217

三、穴位定位与主治 217

四、穴位诊察法 218

五、配穴方法 219

六、适应症 219

七、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20

八、穴位分布的全息律 220

九、参考资料 222

附:尺肤诊法 22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