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通货膨胀研究  分析与模型
  • 作 者:张元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701492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9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通货膨胀定性分析篇 1

1 中国通货膨胀的综合分析 1

1.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观测指标 1

1.2 通货膨胀的测度 7

1.3 改革前29年中国通货膨胀发生的特点及其治理 10

1.4 改革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发生的特点及其治理 15

1.5 通货膨胀的综合治理 32

2 中国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 36

2.1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回顾 36

2.2 中国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 45

2.3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60

3 中国通货膨胀的地区分析 64

3.1 地区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的观测 65

3.2 地区通货膨胀的产生与传导 69

3.3 地区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76

4.1 中国货币政策的描述 78

4 中国的货币政策与价格水平 78

4.2 货币政策与价格水平 86

4.3 保证物价基本稳定的货币政策选择 113

5 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 119

5.1 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19

5.2 中国财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 125

5.3 紧缩财政: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选择 132

6.1 模型总体构思和理论框架 137

6 模型总体构思、理论框架和总体结构 137

第二篇 通货膨胀定量分析篇——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 137

6.2 模型总体结构 142

7 社会总供给形成与部门生产函数 147

7.1 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47

7.2 中国部门生产函数 150

8 产出的分配及使用 157

8.1 国民收入分配 157

8.2 消费需求分析 160

8.3 投资需求分析 168

8.4 进出口需求分析 172

9 最终需求及其诱导的社会总需求 174

9.1 最终需求的形成 174

9.2 由最终需求诱导的各部门总需求的测算 175

10 物价水平变化及其影响 178

10.1 价格指标 178

10.2 产品价格调整与物价水平变化 180

10.3 需求膨胀与价格水平变化 188

10.4 社会购买力、商品可供量与物价水平 191

10.5 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分析 193

第三篇 通货膨胀治理借鉴篇 195

11 二次大战后美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95

11.1 概述 196

11.2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205

12 战后日本的物价变动与景气动向、货币供应 218

12.1 战后日本物价变动的轨迹、原因及对策 218

12.2 景气变动与物价变动 231

12.3 货币供应与物价变动 234

13 联邦德国物价水平长期相对稳定的原因 238

13.1 物价水平态势及特点 238

13.2 保持物价稳定的经验 241

14 台湾经济增长与反通货膨胀政策 254

14.1 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的历程 254

14.2 经济“起飞”的时机与条件 258

14.3 通货膨胀成因、对策与前景 265

15.1 通货膨胀及其恶果 274

15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通货膨胀 274

15.2 通货膨胀形成机理 280

15.3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284

16 拉丁美洲新结构主义理论及反通货膨胀战略 291

16.1 新结构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 292

16.2 新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模式 297

16.3 新结构主义的反通货膨胀战略 311

16.4 反通货膨胀战略的实施效果 321

16.5 经验与教训 32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