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苏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208146648
- 标注页数:304 页
- PDF页数:31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3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基于生态意识的公共艺术概述 4
一、概念界定 4
二、范畴 5
三、理论溯源 7
第二章 艺术介入生态——公共艺术中的生态观 13
一、艺术与生态关系的发展史考察 13
二、公共艺术中生态观的成因 17
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生态观的现状 33
四、“生态”的误区 41
五、小结 46
第三章 基于生态意识的公共艺术价值探析 50
一、社会性价值:贴近低碳社会的生态主题 50
二、问题针对性:警示生态问题及探讨解决之道 54
三、诗意栖居:营造生态的居所 56
四、互动参与的交流形式有益于观念的接受 59
五、未来之路:公共艺术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位 61
六、小结 65
第四章 公共艺术作品中的生态警示与反思 67
一、环境污染:汉斯·哈克的《莱茵河水净化工厂》 67
二、全球气候变暖: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北极熊》冰雕 71
三、森林破坏:约瑟夫·博伊斯《给卡塞尔的7 000棵橡树》 74
四、自然资源的枯竭:张永见的《最后一滴水》 77
五、科学技术的反思:沙多·宾大维的《进化论》 80
六、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生 83
七、小结 88
第五章 公共艺术创作和设置过程中的生态理念及手法 91
一、加法与减法:由“半截子气象塔”想到的 92
二、对场地自然生态的最小干预 97
三、重塑场地自然生态 102
四、探索绿色材料 111
五、低能耗的公共艺术 125
六、小结 136
第六章 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公共艺术的生态重塑 138
一、公共艺术介入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生态修复 139
二、后工业景观概念的出现 143
三、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生态重塑手法 145
四、上海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公共艺术的生态重塑 161
五、小结 205
第七章 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生态取向 207
一、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特征及其作用 208
二、节能多变的LED艺术 223
三、LED与太阳能、风能的相遇 230
四、互动装置艺术的生态取向 241
五、激光投影艺术——《绿云》的生态警示 246
六、当代展会活动中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生态取向 250
七、数字化公共艺术生态性的反思 262
八、小结 265
第八章 艺术、生态与城市共生的保障机制 268
一、设计者的生态自觉 269
二、公众的生态自觉 271
三、融入公共艺术的生态教育 274
四、生态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 279
五、关注生态的艺术机构 282
六、优势互补——多主体的协作 287
七、小结 289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291
参考文献 297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