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美)艾尔·巴比(Earl Babbie)著;李银河编译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220001703
- 标注页数:392 页
- PDF页数:4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0 ≥3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人类的研究方式与科学 3
一、两种真实性 6
二、人类的初始研究方法 7
三、研究者的失误 10
四、社会科学的基础 17
第二章 理论和研究 23
一、社会科学理论之形成 25
二、演绎理论之建立 31
三、归纳理论之建立 38
四、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39
第三章 因果关系 41
一、决定论与社会科学 43
二、解释的个性与共性模式 48
三、因果关系的标准 50
四、度量与相关 51
第二篇 研究之构成 59
第四章 研究设计 61
一、研究目的 64
二、分析单位 67
三、研究题目 72
四、时间尺度 74
五、研究动机 76
六、研究设计 79
第五章 概念之定义与度量 85
一、现存事物之度量 87
二、定义与研究目的 93
三、度量的质量 94
第六章 概念之具体化 99
一、概念之具体化 101
二、概念具体化范例 108
三、提问规则 110
第七章 抽样逻辑 115
一、抽样的历史 117
二、概率抽样的逻辑 120
三、抽样的概念和术语 122
四、概率抽样理论和抽样分布 125
五、抽样设计之类型 133
六、举例:在大学生中抽样 136
七、多段类集抽样 137
八、举例:在女教徒中抽样 143
九、非概率抽样 145
第三篇 观察方式 151
第八章 实验 152
一、适于采用实验方法的研究课题 153
二、古典实验方法 154
三、研究对象之选择 158
四、实验设计的不断改进 161
五、自然性质的实验 168
六、实验方法之得失 168
第九章 调查研究 171
一、适于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课题 173
二、问卷设计 174
三、自填式问卷 185
四、访问调查 188
五、两种调查方法之比较 196
六、调查研究方法之得失 196
七、第二手资料的分析 198
第十章 实地研究 199
一、适于采用实地研究方法的研究课题 202
二、观察者的各种角色 203
三、实地研究的准备工作 206
四、实地研究中的抽样 207
五、提出问题 209
六、记录观察内容 209
七、数据处理 210
八、数据分析 212
九、得出结论 214
十、实地研究范例 216
十一、实地研究方法之得失 217
第十一章 非接触性研究 221
一、适于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课题 224
二、内容分析中的抽样 225
三、内容分析中的编录方法 227
四、内容分析范例 231
五、内容分析方法之得失 233
六、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233
七、历史-比较分析 239
第十二章 评价研究 245
一、适于采用评价研究方法的研究课题 247
二、评价研究的设计 248
三、某些有关的社会因素 255
四、社会指标研究 258
第四篇 数据分析 263
第十三章 资料之数量化 265
一、关于计算机 267
二、数据处理术语 270
三、编录 270
四、编录表的设计 274
五、编录与数据输入的几种选择 277
六、数据之清理 278
第十四章 基本分析方法 281
一、单变量分析 283
二、分组比较 288
三、双变量分析 289
四、多变量分析简介 290
第十五章 指标、尺度和分类 297
一、指标与尺度 300
二、指标设计 302
三、尺度设计 311
四、分类 315
第十六章 阐释模式 317
一、阐释模式发展史 319
二、阐释模式 324
第十七章 社会统计学 331
一、描述统计学 333
二、推论统计学 340
第十八章 复杂分析方法简介 351
一、回归分析 353
二、时间系列分析 358
三、路径分析 359
四、因素分析 361
五、最小间隔分析 363
六、方差分析 364
七、对数线性分析 368
第五篇 研究的社会背景 370
第十九章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和政治问题 371
一、概论 373
二、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374
三、两个关于伦理问题的争论 379
四、社会研究中的政治问题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