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第藩等著译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2108408
- 标注页数:469 页
- PDF页数:47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7 ≥4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1
两种褐煤潜在烃源岩的早期生烃研究 26
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波谱测算煤与干酪根油气潜力的一种新方法 38
中国吐鲁番盆地侏罗系煤系中烃类的生成 52
从澳大利亚产油气盆地探讨煤系地层成油问题 73
煤成油潜力的地球化学探讨 87
生油的煤 99
美国新墨西哥和科罗拉多圣胡安盆地生油的煤 117
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方法确定煤的生油潜力 127
某些匈牙利低阶煤的生烃潜力 137
来自腐殖煤的潜在石油组成与其煤岩学性质的关系 152
维多利亚褐煤各种宏观煤岩类型中烃类的生成和释放 163
挪威近海Haltenbanken地区Hitra组含煤地层中烃的生成和运移的一些特点 171
澳大利亚盆地石油的陆生植物源岩及其意义 184
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盆地:针叶雨林及其相关有机质的成油意义 211
—Ⅱ.吉普斯兰盆地的煤化作用及油气形成 232
煤、石油及天然气形成过程中植物类脂的成岩作用 232
含煤沉积中有机质成岩演化的一种模式 243
煤化学中的热解—质谱法:澳大利亚褐煤特征和镜质组煤化作用研究 255
泥炭和煤中类脂组和镜质组的荧光显微镜煤阶研究 265
及其与Rock—Eval热解分析结果的比较 265
东澳大利亚侏罗系窝龙煤系沉积物热解产物随热成熟作用的变化 296
用Rock—Eval热解方法研究评价澳大利亚煤及其干酪根和腐殖酸馏分 312
印度尼西亚马哈坎三角洲腐殖煤的自然与人工熟化系列之比较 326
马哈坎三角洲煤的自然和人工熟化系列抽提物之间的比较 348
腐殖煤的干热解生烃潜力 364
木栓质体和木栓质成分早期生成大量液态烃的地质和实验证据 381
用加水热解法评价树脂体生油 402
树脂体——波弗特—马更些盆地上白垩统/第三系的一种潜在油源 417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马哈坎三角洲煤、页岩和石油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429
木质素的热解产物:它们的结构以及它们作为生物标记物的意义 448
德国某些煤中萜类烃的结构与成因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