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敦桢主编;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委会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711201929X
- 标注页数:423 页
- PDF页数:42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9 ≥4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1
目录 1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3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22
第一节 原始人群的住所 22
第二节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22
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25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29
第一节 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29
第二节 商朝的宫室和陵墓 29
第三节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 36
第一节 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40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40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41
第三节 秦、汉、三国的宫室 47
第四节 住宅 50
第五节 陵墓 52
第六节 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 62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65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83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83
第二节 都城及宫殿 84
第三节 住宅 87
第四节 寺和塔 87
第五节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 94
第六节 陵墓 102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107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116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116
第二节 隋、唐的都城与宫殿 117
第三节 住宅 125
第四节 寺、塔、石窟 128
第五节 陵墓 156
第六节 安济桥 163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164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177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177
第二节 城市与宫殿 178
第三节 住宅 183
第四节 祠庙及寺、塔、经幢 196
第五节 陵墓 236
第六节 《营造法式》 242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245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266
第一节 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266
第二节 元大都和大都宫殿 268
第三节 元朝的宗教建筑 270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287
第五节 明、清的都城及宫苑 288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和海防据点 307
第七节 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陈设 315
第八节 明、清的坛庙建筑和陵墓建筑 351
第九节 明、清的宗教建筑 365
第十节 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