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佩昌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1736545
- 标注页数:450 页
- PDF页数:46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0 ≥4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
第一节 林业生态建设是环境建设的主体 1
第二节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 4
第三节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10
第四节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18
第二章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 21
第一节 地形评价 21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 24
第三节 水资源评价 38
第四节 气候资源评价 53
第五节 人口评价 83
第六节 生物资源评价 90
第七节 环境质量评价 91
第三章 全国生态环境区划 100
第一节 区划依据 100
第二节 区划方法 101
第三节 区划结果 102
第四节 分区命名与概况 110
第四章 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方向和规模 116
第一节 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方向和特点 116
第二节 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118
第三节 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规模 123
第五章 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与模式 224
第一节 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 224
第二节 立体林业模式 227
第三节 综合林业模式 233
第四节 农林业复合模式 242
第五节 林业生态的间伐模式 250
第六节 林业生态的主伐模式 255
第七节 其他模式和未来模式 262
第八节 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系统模型 266
第六章 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量化分析 283
第一节 森林的辐射平衡 283
第二节 森林的热量平衡 309
第三节 森林的动力效应 314
第四节 林带附近的局地环流与水分输送效应 337
第五节 森林的蒸发散效应 345
第六节 森林的降水效应 355
第七节 森林的涵养水源效应 382
第八节 森林的固沙保土效益 397
第九节 中国森林的碳源与碳汇功能 400
第十节 森林对人体舒适度效应 410
第十一节 森林的经济效益 412
第七章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423
第一节 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423
第二节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据 425
第三节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427
第四节 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核算价格 430
第五节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设想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