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研究
  • 作 者:李正新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30718839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 1

第一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源流 10

第一节 国外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11

一、新派理论的犯罪化、非犯罪化的肇始 13

二、新社会防卫运动的犯罪化、非犯罪化的发展 18

三、世界性“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刑法改革运动及反思 23

第二节 我国刑法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27

一、79刑法之前的自发性犯罪化刑法立法 28

二、97刑法对79刑法的现实性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刑法立法 30

三、97刑法后的刑法国际化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刑法发展 35

第二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概念 48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48

一、学说争论 49

二、概念厘清 53

第二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概念的厘清 58

一、犯罪化 58

二、非犯罪化 79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 85

一、除罪化 85

二、非刑罚化 88

第三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刑法根据 93

第一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与对犯罪功能的认识 94

一、犯罪功能论——对犯罪的理性辩证认识 95

二、犯罪的边际问题——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前提性根据 103

第二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与对刑事责任归责论的认识 107

一、刑事责任归责论——对犯罪主客观标准的认识 107

二、犯罪的边际问题——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主客观标准性根据 114

第三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与对刑罚目的的认识 116

一、刑罚目的论——对刑罚正当性的认识 117

二、犯罪的边际问题——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必要性根据 123

第四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刑事政策根据 127

第一节 犯罪化与我国“严打”刑事政策 130

一、我国“严打”刑事政策概述 130

二、关于我国“严打”刑事政策的争论及其变迁 133

三、小结 137

第二节 非犯罪化与我国刑事立法政策 139

一、我国“宽松”刑事政策概述 139

二、我国“宽松”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 142

三、小结 151

第三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辩证关系 153

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在理念上相互融合 154

二、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在实践上相互补充 157

第五章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适用 159

第一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适用范围 159

一、前提性认识与分析 159

二、刑事司法中的犯罪化问题 162

三、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犯罪化、非犯罪化的关系 168

第二节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刑法立法 171

一、犯罪化的刑法立法模式 172

二、非犯罪化的刑法立法选择 182

第三节 犯罪化、非犯罪化与刑法解释 186

一、刑法解释概述 187

二、刑法解释中的犯罪化 190

三、刑法解释中的非犯罪化 196

结语 200

参考文献 20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