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土壤微形态学  发展及应用
  • 作 者:黄瑞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040032996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3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1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土壤薄片描述方法概论 9

一、描述的目的 9

二、野外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的关系 9

三、土壤的均一性与非均一性 10

四、采样 12

五、薄片的大小与质量 13

六、描述与解释 15

七、术语 16

八、薄片描述程序 16

十、定量化与分析化 17

九、二维与三维 17

十一、资料贮存 18

第三章 土壤微形态学的基本概念 19

一、垒结 19

二、结构 20

三、粗物质与细物质(C/F 的概念) 20

四、基本组成分 21

五、基质和微基质 21

六、土壤物像 21

第四章 一般描述标准 22

一、大小 22

二、厚度 24

三、分布频率 25

四、分选性 26

六、形状 27

五、颜色 27

七、表面粗糙度与平滑度 31

八、边界 33

九、一类组分中的变异性 33

十、光性定向格式 34

十一、分布格式 35

第五章 土壤微结构 39

一、微结构的描述 39

二、微结构的主要类型 45

三、微结构描述的顺序 50

一、粗组分的描述 51

第六章 基本矿质组成分 51

二、细物质的描述 70

三、基本矿质组成分的描述顺序 79

第七章 基本有机组成分 80

一、土壤有机质的一般形态 81

二、分类和描述 85

三、有机组成分的产状和排列 92

四、基本有机组成分描述的顺序 92

第八章 土壤基质 93

一、土壤基质的垒结 93

二、土壤基质描述的顺序 100

第一节 概论 101

一、土壤物像的种类 101

第九章 土壤物像 101

二、复合土壤物像 102

三、分类 103

四、土壤物像描述途径 113

五、土壤物像研究的应用范围 115

第二节 质地性土壤物像 117

一、一般概念 117

二、描述 119

三、分类 125

四、质地性土壤物像与石油工程 127

一、一般概念 128

二、描述 128

第三节 物质淋失性土壤物像 128

三、物质淋失性土壤物像举例 129

第四节 晶质性土壤物像 130

一、一般概念 130

二、新生粘土除外的晶质性土壤物像的描述 131

三、新生粘土物像的描述 132

四、晶质性土壤物像分类 133

第五节 无定形和隐晶质土壤物像 141

一、一般概念 141

二、描述方法 141

三、铁质和锰质土壤物像举例 145

四、有机无定形土壤物像举例 148

三、垒结性土壤物像举例 149

二、描述 149

一、一般概念 149

第六节 垒结性土壤物像 149

第七节 排泄物土壤物像 151

一、一般概念 151

二、原始排泄物 152

三、老化的排泄物 155

第八节 碳素物质的形态转换 156

第九节 土壤物像描述顺序 157

一、质地性土壤物像 157

二、物质淋失性土壤物像 157

三、晶质性土壤物像 157

六、排泄物土壤物像 158

五、垒结性土壤物像 158

四、无定形和隐晶质土壤物像 158

七、复合土壤物像 159

第十章 土壤超微技术及其应用 160

一、导言 160

二、土壤超微技术 161

三、土壤超微研究技术方法 171

四、土壤超微技术之应用 176

五、小结 184

附录Ⅰ 土壤微形态资料的电子计算机贮存 188

附录Ⅱ 工作实例 193

术语索引 203

参考文献 21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