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煤化学
  • 作 者:武汉钢铁学院,陶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5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3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我国的能源概况 1

第二节 煤的综合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

第三节 煤化学的内容和特点 7

第一章 煤的外表特征、一般特性及生成 9

第一节 煤的种类及其外表特征和一般特性 9

第二节 煤的生成 12

第二章 煤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8

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 28

第二节 煤的发热量与硫、磷等 32

第三节 煤的元素分析 35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基准换算 37

第三章 煤的岩相组成及其性质 42

第一节 煤岩的宏观研究 42

第二节 煤的显微组分 44

第三节 煤岩显微成分的命名和分类 47

第四节 显微煤岩类型 50

第五节 煤岩显微组分的某些性质 51

第六节 煤化跃变和沥青化作用 55

第七节 煤岩学的应用 58

第四章 煤的工艺性质、分类及我国的煤炭资源 63

第一节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63

第二节 煤的可选性和选煤原理 71

第三节 煤的反应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结渣性 73

第四节 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 75

第五节 煤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指标 76

第六节 硬煤的国际分类 78

第七节 中国煤分类 79

第八节 煤的其他分类方法简介 80

第九节 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 81

第五章 煤的物理性质及物化性质 86

第一节 煤的密度与分子空间结构性质 86

第二节 煤的机械性质 89

第三节 煤的热性质 93

第四节 煤的固态胶体性质 95

第五节 煤的光学性质 98

第六节 煤的电性质 100

第七节 煤的磁性质 102

第六章 用化学方法研究煤 104

第一节 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104

第二节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 105

第三节 差热分析 106

第四节 煤的溶剂抽提 107

第五节 煤的加氢 114

第六节 煤的氧化 121

第七章 煤和碳的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129

第一节 碳的结构与性质 129

第二节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煤和碳的结构 131

第三节 统计结构解析法研究煤的结构 136

第四节 煤及其衍生物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 141

第五节 红外光谱在煤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44

第六节 核磁共振波谱在煤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47

第七节 煤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 152

第八节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 154

第八章 煤的热解、粘结、成焦 158

第一节 煤的热解过程 158

第二节 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160

第三节 煤热分解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166

第四节 胶质体的形成及性质 171

第五节 粘结成焦机理 178

第六节 影响焦炭强度的主要因素 188

第一节 煤的燃烧 194

第九章 煤的燃烧、气化、液化及碳素材料 194

第二节 煤的气化 203

第三节 煤的液化 222

第四节 碳素材料 228

第五节 腐殖酸和腐殖酸肥料 239

附录 烟煤显微组分划分及命名表 241

主要参考资料 243

照片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