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史新论  思想史分册
  • 作 者:陈弱水主编
  • 出 版 社: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0335705
  • 标注页数:452 页
  • PDF页数:4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6 ≥4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陈弱水 1

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试探&余英时 11

一、引论 11

二、轴心突破与礼乐传统 21

三、天人关系的新转向 36

四、从巫传统到气化宇宙论 43

五、孔子与巫传统 53

六、从天人合一到内向超越 68

跋 91

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教观念与伦理意识&陈来 95

一、殷商的祭祀宗教 97

二、西周的天命信仰 102

三、西周宗教观念转变的伦理意义 107

四、孝与西周春秋时代的德行 113

五、春秋时代的人文思潮 120

六、春秋时代的道德意识 131

七、春秋末年的礼仪之辨 138

汉代经学与经学哲学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金春峰 147

一、时代的新问题与需要 148

二、天人之际 151

三、宇宙统一图式 153

四、古今之变 155

五、经学——统一的指导思想 157

六、经学——随时代而变化 160

七、汉代经学哲学之政治性及消亡 163

八、几个问题的历史分析 166

汉晋之际的名士思潮与玄学突破&陈弱水 171

上篇 玄学的突破 172

下篇 玄学兴起的背景 210

代结语:玄学与中古文化思想 242

周孔何以不言?——中古佛教、道教对儒家知识世界的扩充与挑战&葛兆光 251

引言:在传统之外变——中古佛教与道教新知识的刺激 251

一、从陈寅恪先生〈崔浩与寇谦之〉一文说起 254

二、唯一的中央之国还是四洲之一?佛教世界观对走出中国中心的影响 256

三、日中无影:中国与天竺究竟谁是天下之中? 262

四、十洲三岛、化胡及道教想像中的天下 265

五、幽冥世界:道教的酆都与佛教的地狱 271

结语:周孔不言与五经不载——来自异域和来自边缘的知识新世界 278

理学家的道德观——以《大学》、《近思录》与《传习录》为例证&黄进兴 283

一、《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84

二、《近思录》:「圣贤气象。」 290

三、《传习录》:「致良知。」 301

四、结语 311

历史转型中的明代心学&吕妙芬 317

一、道学的变调与分歧: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318

二、明中晚期社会转型的冲击 326

三、学说内涵的变化:明代心学与朱学的对话与发展 335

四、近代史中的「明代心学」 346

清初「礼治社会」思想的形成&王泛森 353

一、在新的基础上建立社会规范 356

二、社会的重建——以礼抗俗 361

三、士人世界的清整运动及四民秩序之再确立 367

四、与佛、道生命礼仪对抗 372

五、整合宗族及其他 373

六、宣传礼仪的小册子 377

七、丧礼改革运动 381

八、清初三《礼》学 385

九、结论 389

18世纪中国经学的危机&艾尔曼(Benjamin A.Elman) 393

一、帝制中国的经学 393

二、18世纪中国的思想与社会脉络 396

三、18世纪的经学与律诗复兴 400

四、清代训诂学与自然科学 408

道、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现象——禁书复出及其意义&王泛森 415

一、禁毁的「涟漪效应」 416

二、褒诛并行的手法 419

三、文网的松弛 422

四、「国论」与「乡评」 427

五、明季遗献的复活 430

六、辛亥革命与禁书复出的关系 435

七、结论 440

英文目次 451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