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文化审美建构
  • 作 者:张德礼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52158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0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导论 1

上篇 精神苦旅: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一、黄河之子:二月河坚毅性格的家源及历练 11

二、创作机缘:红学研究的引发和转向 17

三、人文情怀:作家必备的心理品质 24

四、文化育成:历史传统的陶染 27

五、缺失体验:二月河的创作心理动因 32

中篇 文本阐释:二月河历史小说的文化意蕴六、史识:百年历史的文化回味 48

七、人物:传统文化的孕育与承传 56

八、文本的审美建构:诗与史的融合 64

九、历史氛围:清代文化思想的全面展示 76

十、民间文化:大众审美取向的基石 85

十一、民俗学意蕴:二月河小说的一个独特文化视角 92

十二、戏曲母题:田野作业范式的价值内核 106

十三、侠与隐:传统文化的地域化透析 130

十四、孤独和倔强:荆楚文化精魂的记忆与想像 137

十五、浪漫与尚实:风土文化的浸润与呈现 151

十六、重建与驳杂:人文精神与美学追求中的叙事身份 169

下篇 文本意义:留给文坛的艺术启示 182

十七、文化意识:“二月河现象”的美学风范 182

十八、雅俗交融:投向读者期待视野的审美定位 190

十九、狂欢化:消费社会小说叙事的生命本色 197

二十、叙事机制:历史叙事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 210

二十一、突破和局限:“清帝系列”小说的诗学范式 219

余论 232

后记 24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