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 作 者:韩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9460
  • 标注页数:337 页
  • PDF页数:3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0 ≥3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4

三、文献综述 7

四、本书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基本考察: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与历史沿革 20

一、语意之辨:证据开示概念的诠释 20

二、证据开示的多元价值取向及其平衡 26

三、缘起与发展:证据开示的历史沿革 32

第三章 悖论破解:对抗制中的证据开示制度 52

一、完善对抗制:证据开示程序发展的契机 54

二、合作与对抗:证据开示程序与对抗制的悖论 59

三、鱼与熊掌:破解悖论的构想 72

四、对抗制的现代转型 86

第四章 当事人、律师与法官:证据开示的主体分析 89

一、主体概念诠释与司法的主体性理念 89

二、当事人主导与权利受限 92

三、中立、消极的法官角色定位与司法管理 113

第五章 结构、功能:证据开示制度的运作机制 124

一、诉答程序与证据开示程序 125

二、审前会议(Pretrial Conference) 134

第六章 范围、方式:证据开示制度的操作原理 149

一、自动开示的范围与程序 150

二、请求—回应式证据开示的范围 156

三、证据开示的通用规则 179

四、证据开示的方式 187

五、强制开示、保护令及制裁 216

第七章 证据开示制度对民法法系国家的冲击 221

一、背景分析:民法法系国家民事审理结构转型 221

二、直接冲击效:民法法系国家对证据开示制度的“程序模仿” 228

三、间接冲击效:民法法系国家的证据收集制度的重构 237

四、冲击与反冲击:两大法系审前证据收集制度的交互影响 252

第八章 中国证据交换制度的定位与重构 254

一、对英美证据开示制度的客观评价 255

二、对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定位 258

三、重构证据交换制度的路径与构想 265

第九章 结论:建构赋权型审前程序 318

一、总结 318

二、本书提出的具体建议 319

三、建构赋权型民事审前程序 320

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3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