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大学生素质培养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学生素质培养
  • 作 者:王凌彬,曹振宇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1504422X
  • 标注页数:326 页
  • PDF页数:3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3

政治思想修养 3

一、政治品质的修养 3

(一)政治品质修养的内涵 3

(二)大学生政治品质的基本要求 4

(三)政治修养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7

(四)大学生政治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9

二、思想品质的修养 14

(一)大学生进行思想修养的目的和意义 14

(二)大学生思想修养的内容要求 17

(三)大学生思想修养的途径 23

三、道德品质的修养 26

(一)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7

(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规格要求 33

(三)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方法途径 36

基本素质培养 43

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43

(一)知识及其类型 43

(二)知识体系及其构成 45

(三)知识结构及其特征 47

(四)大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 52

(五)大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途径 55

二、优化科学的智能结构 58

(一)智能结构及其特征 59

(二)智能结构的类型 60

(三)智能各要素及其培养 63

(四)个体智能结构的优化原则 66

(五)大学生优化智能结构的途径 68

三、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 71

(一)思维的品质 72

(二)思维方式的类型 73

(三)开放思维方式的特征 75

(四)大学生思维的特征 77

(五)大学生开放思维方式的培养 78

基本能力培养 87

一、涉猎知识能力的培养 87

(一)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87

(二)学习方式的三大转变 92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 97

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05

(一)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05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09

三、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116

(二)创新的过程 117

(一)创新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117

(三)“创新型”人才的特质 119

(四)妨碍创新的因素 123

(五)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25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32

(一)语言表达的两种形式的运用 132

(二)口头表达形式举要 138

(三)书面表达形式举要 142

(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 144

五、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146

(一)组织协调能力的内容 147

(二)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51

健康身心培养 161

一、良好认知的培养 161

(一)认知的基本特征 161

(二)完善自我意识是培养良好认知的关键 163

(三)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165

二、坚强意志的培养 173

(一)意志的基本特点 174

(二)意志的品质 175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 178

(四)大学生意志的培养 179

三、进取精神的培养 183

(一)确立目标,明确方向 183

(二)建立自信,征服自己 186

(三)顺应时代,探索创新 189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94

四、健全人格的塑造 194

(一)人格的特征 195

(二)影响人格完善的因素 196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98

(四)健全人格的塑造 199

五、健康体魄的培养 202

(一)健康体魄——成才的体质基础 202

(二)体育——健康体魄的摇篮 204

(三)保健——永葆青春的艺术 212

良好习惯培养 219

一、自律意识的培养 219

(一)自我意识发展为大学生自律提供了前提 219

(二)大学生自律的客观和心理条件 222

(三)培养自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227

二、规范交往的形成 232

(一)人际交往的特点 233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234

(三)交往的素质要求及规范 236

(一)习惯教育的重要性 245

三、文明习惯的养成 245

(二)道德行为习惯 246

(三)学习习惯 251

(四)生活习惯 254

四、有益爱好的培养 256

(一)业余爱好与成才的关系 256

(二)正确对待业余爱好 260

(三)培养有益的业余爱好 263

基本技能培养 269

一、科学研究技能的培养 269

(一)大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技能的意义 269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 272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 276

(四)科学研究的程序 279

二、图书馆利用技能的培养 284

(一)图书分类及分类法 285

(二)图书目录知识 287

(三)工具书的利用方法 288

(四)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 292

三、因特网(Intemet)运用技能的培养 301

(一)因特网的概况 301

(二)因特网的联接方式 302

(三)因特网的服务功能及方式 303

(四)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305

四、谋职技能的培养 309

(一)大学生谋职前准备 309

(二)大学生谋职技巧 313

(三)大学生谋职后注意事项 321

后记 323

主要参考文献 32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