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毛丹,任强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454740
- 标注页数:274 页
- PDF页数:28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2 ≥2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第一章 村庄性公共领域与村民自治 1
一、关于公共领域的论述谱系 2
二、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公共领域概念 15
三、社会史意义上的“地方性公共领域” 22
四、改革以来的村庄性公共领域的结构 29
五、在公共领域视野中讨论村民自治制度 35
第二章 村庄性公共领域中的权力结构 42
一、“村组法”所表达的村庄公共领域 43
二、村公共活动场域与村际公共活动场域 46
三、乡、村矛盾与村际公共活动场域调整 53
四、村公共活动场域中的权力合法性认同 56
五、村内次一级公共活动场域及其趋势 64
第三章 村庄的社会分层及其挑战 67
一、对传统多元分层理论的检讨 68
二、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及其分层标准问题 71
三、农村社会分层与村庄基础 75
四、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社会分层标准 79
五、关于农村社会分层现状的尝试性简述 83
六、不同阶层对于村民自治的不同态度 86
七、农村层化与村庄性公共领域: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88
第四章 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新经济及其政治影响 92
一、乡镇企业改制运动与“去政治化”、“去社区化” 93
二、“去政治化”与“去社区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97
三、村庄性公共领域中的新富参政现象 103
四、村社区与村庄性公共领域的重新组织问题 107
第五章 村庄性公共领域的若干离散因素 111
一、因素之一:村企关系变革与村社区公共资金趋于匮缺 113
二、90年代末之前的村企关系模式及其依据 114
三、后乡镇企业时期村企关系方面的困难 118
四、一个个案印证、结论 121
五、因素之二:农地制度改革与村庄公共服务能力趋弱 126
六、S村的四个案例 132
七、“村权”扩张的法律资源 136
八、村民自治、公共服务与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 146
附录一 个案调查 156
一、非农经济变迁中的村庄政治 156
二、乡村政治的变迁 180
三、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 221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53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