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
  • 作 者:于雪棠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3065008
  • 标注页数:214 页
  • PDF页数:22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5 ≥2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周易》的价值取向与上古文学主题的生成 11

第一节 《周易》与上古文学狩猎主题 11

一、原始与文明的交织 11

二、农业文明与游牧文化的交汇 17

三、个体与群体的兼顾及冲突 22

第二节 《周易》与上古文学安土重迁主题 26

一、《周易》安土重迁主题 26

二、《诗经》生命意识的觉醒 31

三、儒道两家对安土重迁的超越 34

第三节 《周易》与上古文学用舍行藏主题 37

一、忧患意识与旷达的人生哲学 38

二、旷达洒脱的艺术群像 43

三、用舍行藏观念及艺术表现 49

四、汉赋的伤时叹命与委运安命 57

第四节 《周易》与《左传》的变革主题 61

一、君臣关系的转变 62

二、公室卑弱与个人命运 66

三、持盈难久的多元形态 68

四、兴衰之变的时限预言 74

五、两种相反的转变契机 80

六、巫术文本与文学形式 83

七、变革的原因与时机 85

八、《易》理与变革者的命运 91

第二章 《周易》的结构模式与上古文学的框架体制 95

第一节 《周易》爻辞与三句体诗结构模式 95

一、叙事与抒情 95

二、几种结构方式 100

三、“三”的意义 103

第二节 《周易·坤》卦七爻与《庄子》内篇 105

一、《庄子》内篇六段成章的结构模式 105

二、《坤》卦与《庄子》内篇主旨的相通 106

三、余论 112

第三节 《周易》的占问与上古文学的问对体 113

一、有关问对体的几种意见 114

二、巫卜与问对体文本的产生 116

三、《周易》与问对体结构模式 119

四、《周易》与问对体的内在意蕴 125

第四节 《周易》结构与战国秦汉散文的体制 132

一、对卦式结构形态 133

二、包举宇宙式结构 138

三、序在书末的体例 142

四、经传合编与论说文 146

第三章 《周易》的典型意象与上古文学的艺术原型 151

第一节 《周易》马龙原型与上古文学的相关意象 151

一、《周易》马原型及相关事象 151

二、《诗经》中的马意象 156

三、战国秦汉作品中人与马龙的生命一体化 161

一、作为神灵和图腾的羊牛形象 168

第二节 《周易》羊牛意象与上古神话及文学表现 168

二、《周易》中阳刚的象征 170

三、牵羊事象与神羊断狱 172

四、文学作品中羊牛意象的象征意蕴 173

第三节 《周易》鸿鸟原型及相关意象与上古文学 176

一、《渐》卦及诗文中鸿鸟意象的象征意蕴 177

二、鸿鸟意象及相关原型的情感特征 184

三、《周易》与诗歌表现方式的同异之辨 188

四、隐曲深婉的美学特征与秘响旁通的审美效果 191

第四节 《周易》棘石坎等刑狱意象与上古文学 193

一、《周易》的刑狱意象 193

二、相关《诗经》作品解读 198

三、楚辞与“困于幽谷”事象 200

四、坎狱意象与文化心理 204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