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
  • 作 者:闻映红编著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82659X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天线 3

第1章 电磁场理论基础 3

1.1 矢量分析 3

目录 3

1.2 麦克斯韦方程组 6

1.2.1 法拉第定律 6

1.2.2 安培定律 9

1.2.3 高斯定律 11

1.2.5 媒质的本质参数 12

1.2.4 电荷守恒定理 12

1.3 边界条件 13

1.4 正弦稳定状态下的场量 14

1.5 功率密度 15

1.6 无线电波的辐射 16

1.7 均匀平面波 18

1.7.1 无耗媒质 20

1.7.4 导体与介质 22

1.7.2 有耗媒质 22

1.7.3 功率 22

1.7.5 趋肤深度 24

1.8 惠更斯-费涅尔原理 24

第2章 天线的特性参数 29

2.1 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 29

2.2 天线的效率 31

2.3 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 32

2.3.1 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和方向性图 32

2.3.2 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33

2.4 天线的有效长度 37

2.5 天线的有效孔径 38

2.6 天线系数 40

2.7 平衡不平衡转换 41

3.1.2 点源的辐射场 44

3.1.1 点源的定义 44

3.1 点源 44

第3章 点源和偶极子天线 44

3.2 电偶极子 49

3.3 磁偶极子 52

3.4 对称振子 53

3.4.1 对称振子上的电流分布 53

3.4.2 对称振子的辐射场和方向性函数 57

3.4.3 对称振子的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 60

3.4.4 用感应电动势求对称振子的辐射阻抗 61

3.4.5 对称振子的输入阻抗 63

3.4.6 对称振子的通频带和谐振长度 67

第4章 天线阵 70

4.1 耦合振子 70

4.1.1 两耦合振子的方向性 70

4.1.2 耦合振子的辐射阻抗 76

4.1.3 耦合振子的输入阻抗 79

4.2 方向性相乘原理 81

4.3 均匀直线式天线阵 84

第5章 地面反射的影响 90

5.1 镜像原理 90

5.2 理想导电地平面对对称振子的影响 92

5.3 非理想地面对对称振子的影响 95

5.4 多径效应 97

5.5 接地单极天线 102

第6章 测量领域的常用天线 104

6.1 双锥天线 104

6.2 对数周期天线 106

6.3 喇叭天线 108

6.3.1 开口波导与喇叭天线的形式 108

6.3.2 喇叭天线的内场结构 109

6.3.3 喇叭天线的方向性 112

7.1.1 波渠天线 116

第7章 通信领域的常用天线 116

7.1 引向天线 116

7.1.2 螺旋天线 119

7.2 移动台天线 124

7.2.1 对移动台天线的要求 124

7.2.2 移动台天线分析 124

7.2.3 400 MHz波段汽车移动台天线举例 128

7.2.4 机车车载天线 129

7.3 地面台天线 136

7.3.1 150 MHz波段站台天线 136

7.3.2 多层同相振子天线阵 138

7.4 微带天线 140

第二篇 电波传播 145

第8章 电波传播基本理论 145

8.1 概述 145

8.3.1 基尔霍夫积分 146

8.3 电波传播的费涅尔区 146

8.2 电波传播模式 146

8.3.2 费涅尔带 150

第9章 电波传播模型 155

9.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155

9.1.1 自由空间的概念 155

9.1.2 自由空间传播的计算公式 155

9.2 平面反射模型 159

9.2.1 瑞利准则 160

9.2.2 空间波传播模式 161

9.2.3 地表面波传播模式 166

9.3 球面绕射模型 170

9.3.1 照明区、半阴影区和阴影区的划分 170

9.3.2 在照明区内直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成场(空间波传播模式) 172

9.4 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177

9.4.1 大气层的特点 177

9.4.2 等效地球半径 178

第10章 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181

10.1 电离层介绍 181

10.1.1 电离层的结构 181

10.1.2 电离层的变化 181

10.1.3 电离层的等效电特性 182

10.2 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185

10.2.1 电波在非色散媒质和色散媒质中传播的不同 185

10.2.2 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 186

10.2.3 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187

10.2.4 电离层的临界频率、最大反射频率和寂静区 190

10.3 各波段的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192

第11章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198

11.1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的特点 198

11.2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的数学模型 198

11.2.1 多径传播 198

11.2.2 阴影效应 206

11.3 经典的移动通信的场强预测模型 207

11.3.1 地形特征和传播环境的分类及定义 207

11.3.2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场强预测模型 208

第1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与仿真 220

12.1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场强的测量 220

12.1.1 测试原理 220

12.1.2 数据处理 224

12.2 城市环境中电波传播特性的仿真和分析 226

12.2.1 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物 227

12.2.2 城市环境中电波传播预测模型 228

12.2.3 仿真结果 231

12.2.4 结论 238

附录A 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239

附录B 半波振子的互阻抗表 241

参考文献 24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