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寿松主编;苏平,王晓耕,李平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40124149
- 标注页数:158 页
- PDF页数:1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1-1 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1
1-2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2
1-3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2
第二章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4
2-1 测量与误差 4
2-2 直接测量结果误差的估算 6
2-3 间接测量结果误差的估算 10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1
2-5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15
第三章 前导实验 20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 20
实验二 气轨上测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 25
实验三 测绘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29
实验四 多用电表的使用 35
实验五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39
实验六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43
第四章 物理实验中的基本调整与操作技术 48
4-1 仪器调整与操作技术 48
4-2 电磁学实验基本规则 50
4-3 光学实验基本规则 51
4-4 用计算器计算标准偏差 51
第五章 基本实验 53
实验七 转动惯量的测量 53
7-Ⅰ 三线扭摆法 53
7-Ⅱ 转动惯量仪 55
7-Ⅲ 气垫转盘 58
实验八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60
实验九 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65
实验十 用拉脱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67
实验十一 导热系数的测定 69
实验十二 用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72
实验十三 电表的改装和校正 75
实验十四 电势差计的使用 78
14-Ⅰ 用线式电势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 78
14-Ⅱ 用箱式电势差计测温差电动势 81
实验十五 示波器的使用 83
实验十六 用霍耳元件测磁场 91
实验十七 光的干涉 93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用光栅测波长 97
实验十九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折射率 102
实验二十 用旋光仪测糖溶液的质量浓度 106
实验二十一 摄影技术 109
第六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 116
6-1 比较法 116
6-2 放大法 117
6-3 平衡法 118
6-4 补偿法 118
6-5 转换法 119
6-6 模拟法 120
6-7 干涉法 121
第七章 提高实验 123
实验二十二 声速的测定 123
实验二十三 灵敏电流计的使用 125
实验二十四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使用 129
实验二十五 全息照相 133
实验二十六 用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 135
实验二十七 弗兰克-赫兹实验 138
第八章 设计性实验 142
实验二十八 气轨上测重力加速度 142
实验二十九 用驻波法测振动频率 143
实验三十一 用干涉法测微小量 144
实验三十二 氢原子里德伯常量的测定 144
实验三十 用电势差计校正电表 144
第九章 测量不确定度 146
9-1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分类 146
9-2 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估算 148
9-3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估算 151
附表Ⅰ 基本物理常量 152
附表Ⅱ 国际单位制 152
附表 152
附表Ⅲ 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53
附表Ⅳ 常用金属的弹性模量 154
附表Ⅴ 在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 154
附表Ⅵ 液体的粘度 154
附表Ⅶ 部分材料的导热系数 155
附表Ⅷ 热电偶电动势的基本值 155
附表Ⅸ 常温下某些物质的折射率 156
附表Ⅹ 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 156
附表Ⅺ 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157
附表Ⅻ 显影、定影、漂白液的配方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