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美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090520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2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1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理论基础 1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提出的背景 1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合理性分析 1
三、退耕还林(草)工程外部性分析 11
四、退耕还林与恢复生态学 15
五、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21
六、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 27
第二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意义剖析 36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6
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 37
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0
四、促进观念、机制和制度创新 43
五、促进社会进步 46
六、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三个代表”的完美体现 48
第三章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研究 52
一、第一阶段:对林业资源的经济性利用阶段(1949—1978) 53
二、第二阶段: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1979—1998) 55
三、第三阶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林业跨跃式发展阶段(1998—2050) 59
第四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验和成效 64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64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初见成效 76
第五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 81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 81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96
专题一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103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 103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107
专题二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分析 122
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效益分析 122
二、从效益分析看,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问题 132
专题三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模式分析 134
一、典型经营范式 134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主要模式 138
三、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主要应用技术 142
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典型模式设计 147
五、总结 155
第六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57
一、在目标的确立上,要坚持的原则 157
二、在规划时应坚持的原则 160
三、在外部链接上应把握的原则 162
四、在内部设计上应遵循的原则 163
五、在推动促进上应遵循的原则 165
六、在工程管理上应遵循的原则 166
第七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对策建议 168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168
二、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170
三、制度和机制创新 174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178
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181
六、完善管护机制,加强后期管理 184
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建立林业投资激励机制 186
八、完善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191
九、实施相关的配套工程,确保工程不反弹 193
第八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98
一、如何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 198
二、如何加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科技支撑 200
三、如何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配套措施 202
四、如何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市场激励机制 203
第九章 主要结论 204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