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屈守元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235473
- 标注页数:456 页
- PDF页数:4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9 ≥4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自序 1
导言 1
第一 关于《文选》产生时代的文化氛围 1
(1)建安以来“文学”概念的改变 1
(2)总集的出现及其体例的完成 4
(3)《文选》才是真正的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总集 8
(4)《文选》和当时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关系 12
第二 《文选》的编辑 16
(1)昭明太子萧统 16
(2)“昭明太子十学士”和《文选》的编辑 21
(3)关于《文选》编辑的谬说 32
(4)《文选》成书前后萧梁皇室所编辑的一些类书、总集 38
第三 《文选》学史略述 45
(1)萧该《文选音》是研究《文选》的第一部著作 45
(2)曹宪建立“《文选》学”,其著作及其影响 48
(3)李善注——《文选》学的权威著作 52
(4)李善同时的《文选》学家——许淹、魏模和公孙罗 61
(5)《文选》学的庸俗化——五臣集注 66
(6)唐开元、天宝间《文选》的注释、修续热潮——冯光震、萧嵩、陆善经等 75
(7)《文选》给唐代诗文的影响 80
(8)唐代《文选》学给边陲和域外的影响 86
(9)宋代以后《文选》学的衰落 89
(10)近世《文选》学的复兴及其展望 99
第四 清儒《文选》学著述举要 103
(1)《文选音义》 103
(2)《文选纪闻》 104
(3)《文选理学权舆》 105
(4)《文选理学权舆补》 108
(5)《文选考异》 109
(6)《文选李注补正》 110
(7)《文选笔记》 111
(8)《文选考异》 113
(9)《选学胶言》 116
(10)《文选集释》 118
(11)《文选旁证》 119
(12)《文选笺证》 120
第五 《文选》流传诸本述略 121
(1)无注三十卷本 122
(2)李善注六十卷本 136
(3)五臣注三十卷本 139
(4)六臣注六十卷本 140
(5)集注一百二十卷本 142
第六 怎样阅读《文选》 146
(1)对《文选》的评价要正确 146
(2)阅读《文选》一定要口到 148
(3)不宜用庸俗的批点法读《文选》 149
(4)读《文选》的程序 150
附录一 萧统《文选序》和李善《上文选注表》章句 151
附录二 《选学椎轮初集》台湾版序 171
谢希逸 月赋(赋庚,物色,卷十三) 176
选读 176
祢正平 鹦鹉赋(赋庚,鸟兽上,卷十三) 189
古诗十九首 (诗己,杂诗上,卷二十九) 208
傅季友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教,卷三十六) 233
任彦升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文,卷三十六) 241
江文通 诣建平王上书(上书,卷三十九) 256
谢玄晖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笺,卷四十) 272
应休琏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书中,卷四十三) 281
赵景真 与嵇茂齐书(书下,卷四十三) 287
陆士衡 豪士赋序(序下,卷四十六) 296
刘孝标 广绝交论(论五,卷五十五) 309
陆士衡 演连珠(选前四首,连珠,卷五十五) 354
陆佐公 新刻漏铭(铭,卷五十六) 360
潘安仁 马汧督诔(诔下,卷五十七) 380
王简栖 头陀寺碑文(碑下,卷五十九) 406
谢惠连 祭古冢文(祭文,卷六十)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