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红勃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260477
- 标注页数:143 页
- PDF页数:15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5 ≥1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信访法律知识解答 1
一、信访制度介绍 1
1.问:什么是“信访”? 1
序言 1
2.问:信访工作对党和国家的管理工作有什么作用? 2
3.问:我们一般说的信访都有哪几种类型? 3
4.问:公民在信访活动中需要了解哪些法律? 4
5.问:信访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
6.问:政府里面的部门很多,具体负责信访工作的是哪一家? 6
二、信访机构及信访渠道 6
7.问:政府信访机关如果不履行相应职责,是否应承担责任? 7
8.问:什么是信访信息公开制度,它对信访人有什么作用? 8
9.问:什么是领导接待制度和下访制度? 9
10.问:什么是信访信息系统,它有什么作用? 10
11.问:什么是迅速解决纠纷的信访工作机制? 11
三、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 11
12.问:信访人享有哪些权利? 11
13.问:信访人负有什么义务? 12
14.问:哪些问题应当通过诉讼、仲裁或行政复议等渠道来解决? 13
四、信访事项的提出与受理 13
15.问:公民可以对哪些人的哪些行为提出信访请求? 16
16.问:关于农村信访的常见问题,信访人应当向哪个机构提出? 17
17.问: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8
18.问: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19
19.问:信访机构收到信访事项之后是如何处理的? 20
20.问:信访人提出的哪些信访事项信访机构不予受理? 21
21.问:信访事项经过几级的处理后不再被受理?每一级的处理时限又是多少天? 22
五、信访事项的处理 22
22.问:信访机构对信访事项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23
23.问: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请求复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4
24.问:信访人请求复核时,复核机关应如何处理,其处理意见有何效力? 25
25.问:什么是信访工作中的回避? 25
26.问:如果其他机关不依法处理信访事项,信访部门是否有权进行督促检查? 26
27.问:什么是信访工作中的听证? 27
29.问:在什么情况下,信访人必须要承担违法责任? 29
六、信访法律责任 29
28.问:什么是信访的法律责任? 29
30.问:如果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处理信访事项,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2
七、人大信访的有关问题 34
31.问:什么是人大的信访? 34
32.问:人大信访有什么特点? 35
33.问:我决定去人大上访,但是不知道关于人大信访都有哪些规定? 35
34.问:人大的信访和政府的信访是什么关系? 37
35.问:公民如何向检察机关进行报案和举报? 38
八、司法申诉的特别规定 38
36.问:什么是申诉,公民如何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 39
37.问:公民如何向法院提出申诉? 41
九.党的信访的特别规定 43
38.问:什么是党的信访? 43
39.问:党的信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3
40.问:党内有很多机构,负责信访工作的是哪一个部门? 44
41.问:向党组织信访需要了解哪些相关规定? 46
42.问:目前农村群众主要针对什么问题信访? 48
十、农村信访需要注意的问题 48
43.问:农村群众在信访活动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哪些情况? 50
44.问:如何才能做到依法信访依法维权? 53
第二部分 国家信访法律与政策 56
一、信访的法律规定 56
信访条例(2005年1月10日) 56
民政信访工作办法(1999年12月23日) 69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2005年8月18日) 73
国土资源信访规定(2002年12月29日) 83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2003年7月1日) 104
二、信访的政策规定 107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信访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107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1993年5月21日) 11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12月31日) 124
附录:中央信访机关及北京有关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与联系方式 137
参考文献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