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堂诊断
  • 作 者:杨九俊主编;吴永军,王一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4133302
  • 标注页数:247 页
  • PDF页数:25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6 ≥2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教材开发:忠实执行的文本还是有待激活的资源 1

问题一:教材中的图例使用就是看图说话吗? 2

问题二:教材中的留白是为了记录正确答案吗? 10

问题三:教材中的生活事件是全部内容还是资源提示? 18

问题四:教材中的活动呈现顺序与教学流程一致吗? 24

问题五:怎样借助教参与编者对话? 32

问题六:能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发教材? 38

第二章 教学设计:着眼教学任务完成还是基于学生发展 43

问题一:教学目标怎样呈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44

问题二:生成可以预设吗? 51

问题三:重心是备课件还是备学生? 59

问题四:走进了生活就是走进了学生吗? 67

问题五:活动中的感官愉悦是否就是经验增长? 76

问题六:从单元入手还是从一节课入手? 84

第三章 价值导向:儿童生活的描摹还是超越现实的引领 92

问题一:回归生活就是回归生活的原生态吗? 92

问题二: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就是用成人的价值去规范儿童吗? 101

问题三:同伴交往是实现价值引导的有效方式吗? 107

问题四:贴近现实生活是否意味着抛弃道德理想? 112

问题五:怎样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116

第四章 课堂生活:教师的一元独白还是主体的多元对话 121

问题一:课堂生活本身有道德问题吗? 122

问题二:课堂问答是不是对话? 130

问题三:如何营造对话氛围? 137

问题四:对话内容如何关照个体经验? 144

问题五:如何成为学生好的对话伙伴? 151

问题六:对话评价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 160

第五章 教学策略:被动的知识接受还是主动的活动体验 167

问题一:真实的道德认知从哪里来? 168

问题二:活动都有主动的体验吗? 176

问题三:如何创设生活情境? 183

问题四:角色体验就是游戏吗? 190

问题五:有效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吗? 197

问题六:如何有效组织实践活动? 205

第六章 教育时空:封闭的课堂情境还是完整的学生生活 212

问题一:在课堂情境中能学会生活的一切吗? 212

问题二:能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他课程实施吗? 220

问题三:社会生活是课堂还是课堂的延伸? 227

问题四:怎样使家庭生活成为有效的课程? 233

问题五:如何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网络生活? 24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