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汉语汉字研究论集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汉语汉字研究论集
  • 作 者:王蕴智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1042910
  • 标注页数:485 页
  • PDF页数:4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6 ≥4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序 马庆株 1

前辈学者论文选刊 3

汉语古音研究的过程和方向 朱星 3

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的研究与近代汉语词语的考释 李行健 11

汉语隐语说略 曹聪孙 21

汉语中的词义转化兼类词 高守纲 28

古文字学 41

“枼”字谱系考——兼说商代的叶族 王蕴智 41

释甲骨文“市”字 王蕴智 53

“毓”“后”考辨 王蕴智 57

殷周古文同源分化探论 王蕴智 68

释竞、业及与其同源的几个字 王蕴智 83

?和与?同源的字音义分析 王蕴智 91

?字探源 王蕴智 98

《甲骨文编》正编笺识 董莲池 105

甲骨刻辞“卿史”“御史”说辨 董莲池 113

天亡簋铭的重新考察 董莲池 118

铜器铭文五释 董莲池 124

释楚简中的“辩”字 董莲池 131

“诣”“谓”“讲”三字许训之我见 董莲池 136

商周金文词义误释举例 周宝宏 141

古文字丛考 周宝宏 146

古文字研究五篇 周宝宏 150

古文字杂记七则 周宝宏 157

假借在商代文字中的位置 胡津龄 163

从“柤梨食之甘”看形声字的某些弊端 胡津龄 169

汉语史研究 175

《广韵》双声叠韵联绵字的语音研究 陈燕 175

试论段玉裁的合韵说 陈燕 198

试论陈澧《切韵考》辨析“重纽”方法的得失 陈燕 207

顾炎武对入声的认识及其影响 陈燕 215

从《玉篇》反切比较论中古时期的标准音 陈燕 221

“爹”字二音考 陈燕 229

《诗经·商颂·殷武》词义研究——从上古词义角度看《商颂》的写作时代 周宝宏 233

简论上古词义研究的原则 周宝宏 238

他称代词“他”究竟产生于何时 郭红 246

朝汉双语声母对应规律初探 马洪海 248

汉语方言学与音系学 257

山西方言声调的类型 王临惠 257

山西方言的“圪”字研究 王临惠 266

山西方言“圪”头词的结构类型 王临惠 272

试论晋南方言中的几种文白异读现象 王临惠 276

汾河流域方言平声调的类型及其成因 王临惠 282

晋南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研究 王临惠 289

《方言》中所见的一些晋南方言词琐谈 王临惠 295

优选论和天津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 王嘉龄 299

音系学和认知科学 王嘉龄 310

三种方言轻声的优选论分析 王嘉龄 315

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王晓梅 325

天津话新旧两派声类分析 张旭 333

天津话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张旭 344

普通话可能述补词组在寒亭话中的表达方式 郭展 353

现代汉语研究 365

重论主谓谓语句 张旭 365

估价副词“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分析 张旭 374

汉语语流变调的理论释说问题刍议 张旭 383

副词研究平议 张旭 391

词语解释与翻译 张旭 399

关于语言解释理论的再思考 张旭 405

同素逆序词四论 谭汝为 411

诗语“A不如B”与“AB不如”论析 谭汝为 421

“方言词”还是“方源词”——论汉语共同语对方言词的吸收 谭汝为 425

内部形式、构词理据和流俗词源 潭汝为 430

世纪之交报刊语言的变化趋向 谭汝为 437

“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 高书贵 448

现代汉语“有/没有”的存在意念及相关问题 王玮 453

“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和语用价值 季薇 462

副词语法化轨迹探微 季薇 472

汉语中的口误问题 孟国 479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