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金振奎,孙殿卿,刘泽蓉〔等〕著
- 出 版 社: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3609474
- 标注页数:136 页
- PDF页数:1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3 ≥1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地层概述 4
一、太古界(Ar) 4
二、元古界(Pt) 4
三、古生界(Pz) 4
1.寒武系(∈) 4
2.奥陶系(O) 7
3.石炭系(C) 7
4.二叠系(P) 7
四、中生界(Mz) 7
五、新生界(Cz) 8
1.下第三系(E) 8
1.三叠系(T) 8
3.白垩系(K) 8
2.侏罗系(J) 8
2.上第三系(N) 10
3.第四系(Q) 10
第三章 帚状构造体系的特征 12
一、鲁西砥柱的特征 12
1.基底的构造特征 12
2.盖层的构造特征 15
1.沧县隆起的构造特征 21
二、帚状构造的特征 21
2.埕宁隆起的构造特征 23
3.黄骅坳陷的构造特征 27
4.济阳坳陷的构造特征 35
5.广饶隆起和昌乐坳陷的构造特征 42
三、帚状构造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44
1.前中生代阶段 44
2.中生代阶段 45
3.早第三纪阶段 46
4.晚第三纪—第四纪阶段 46
1.油气的纵向分布特征 47
2.油气的平面分布特征 47
第四章 构造体系对油气移聚的控制作用分析 47
一、油气的分布特征 47
二、从构造体系的观点看油气移聚 49
1.构造体系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50
2.构造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51
结论 54
参考文献 56
图版说明 57
图版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