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听说读写学法精要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听说读写学法精要
  • 作 者:陈涛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0808926
  • 标注页数:220 页
  • PDF页数:2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9 ≥2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给你一把金钥匙(代序) 1

听法部分 1

一、锣鼓听音,听话听声——比较听音 1

二、爆竹声中庆丰年——定向听音 5

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步听音 8

四、未成曲调先有情——音感辨调之一 12

五、请于调中辨真情——音感辨调之二 15

六、吹尽寒沙始到金——分辨主次 18

七、请把耳朵当梳子——理清头绪 21

八、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听取中心之一 24

九、万绿丛中一点红——听取中心之二 27

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情感听话 30

一一、一分钟巧答十题——快速听思 34

一二、善听弦外之音——由此及彼 37

说法部分 40

一三、“不要脸”的风波——发音清楚 40

一四、“今天到会的人十分茂盛”——正确表达 43

一五、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语言规范 46

一六、局长断错句,和尚加工资——合理停顿 50

一七、啰嗦上校的演讲——言简意赅 53

一八、兴儿巧说二姑娘——生动形象 57

一九、酸秀才买柴——通俗易懂 60

二○、嚼橄榄般的回味——诙谐幽默 63

二一、一卷芭蕉宛转心——委婉含蓄之一 66

二二、妙在曲径通幽 69

——委婉含蓄之二 69

二三、风积不厚,负翼无力——材料组合 72

二四、大家部不知道该干什么——逻辑严密之一 75

二五、两句话气走了三位客人——逻辑严密之二 78

二六、“怎么这里论丈不论里?”——言之有礼 81

二七、歌德的辩护是怎样失败的——随境措词 85

二八、三句话催人落泪——心理相容 88

二九、花好尚须绿叶扶——态势语言 91

读法部分 94

三○、识破真情需看“眼”——寻觅主旨 94

三一、角色亮相——图表提纲 97

三二、“未懂不妨权放过”——不求甚解 101

三三、隔场三里,先问盐米——读序跋目录 104

三四、邹忌与徐公媲美——比较 107

三五、遍采百花酿甜蜜——博览广取 111

三六、商女魂飘“红楼梦”——能入与能出 114

三七、打破沙锅问到底——追根溯源 116

三八、咬文嚼字方知味——十目一行 118

三九、我专而敌分——八面受敌 121

四○、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四到”并举 124

四一、“瞎子摸象”的启示——联系 127

四二、不动笔不读书——笔记 131

写法部分 134

观察法 134

四三、他看到的太阳是黑色的——艺术观察 134

四四、白嘴鸦真是灰眼睛的吗?——科学观察 137

四五、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向观察 140

四六、观物察情须入微——反复与全面 143

四七、风光全在选点上——选点观察 146

四八、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比较观察 149

立意法 152

四九、在?差中求同一——求同 152

五○、“杂交”推出新“品种”——交接 154

五一、拓展寻味的空间——跨越 157

五二、反弹琵琶出新声——反常 160

五三、化观念为形象——象征 163

五四、多路思考拓新意——多角度 166

五五、于“变形”中找出路——变形 169

五六、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 172

结构法 175

五七、开卷当以奇句夺目——开卷 175

五八、收束有力,余音缭绕——结尾 178

五九、详略得当道真情——详略 181

六○、关键与彩线穿珠——警策与线索 184

六一、一种说法,两样结果——层叠与衔接 187

六二、过河搭桥,上楼搭梯——似断而连 190

表达法 194

六三、跌宕多姿,曲尽情态——跌顿 194

六四、文章是心灵的镜子——心理描写 196

六五、风无定姿难为状,绘向水面柳梢头——借衬 198

六六、寥寥几笔,神情毕肖——白描 200

六七、雅俗相较,高低互衬——对比 202

六八、片言之约,含百意之中——以少胜多 204

六九、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描写 206

七○、我见青山多妩媚——景物描写 208

七一、沉静含蓄,冷中透热——间接抒情 211

七二、寓议于事,画龙点睛——议论 213

七三、万般疑难处,尽在说明中——说明 216

后记 21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