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机械制图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机械制图
  • 作 者:闫瑞涛主编;刘辉,李漫江,郑淑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1091087
  • 标注页数:344 页
  • PDF页数:35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8 ≥3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3

1.1 制图的国家标准简介 3

1.1.1 图纸的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3

1.1.2 标题栏(GB 10609.1—89) 5

1.1.3 比例 7

1.1.4 字体 8

1.1.5 图线 10

1.1.6 尺寸标注 13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0

1.2.1 图板 21

1.2.2 丁字尺 21

1.2.3 三角板 21

1.2.4 铅笔 22

1.2.5 圆规 23

1.2.6 分规 24

1.2.7 其他常用绘图工具 24

1.3 几何作图 25

1.3.1 任意等分线段 25

1.3.2 等分圆周和做正多边形 26

1.3.3 圆弧连接 29

1.3.4 斜度和锥度 30

1.4 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及线段分析 32

1.4.1 尺寸分析 32

1.4.2 线段分析 33

1.4.3 画图步骤 33

1.4.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35

1.5 绘图的方法步骤 36

1.6 小结 37

1.7 思考题 38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9

2.1 投影法及三视图形成 39

2.1.1 投影法 39

2.1.2 投影的分类 39

2.1.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40

2.1.4 三视图形成 42

2.2 点的投影 44

2.2.1 点的三面投影 44

2.2.2 点的坐标 46

2.2.3 两点的相对位置 48

2.3 直线的投影 50

2.3.1 直线的投影 50

2.3.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50

2.3.3 直线上的点 53

2.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55

2.4 平面的投影 59

2.4.1 平面的投影 59

2.4.2 平面内的直线和点 63

2.5 投影变换 65

2.5.1 投影变换概念 65

2.5.2 换面法 65

2.5.3 旋转法 71

2.6 小结 73

2.7 思考题 73

第3章 基本几何体 75

3.1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75

3.1.1 平面立体的投影 75

3.1.2 曲面立体的投影 77

3.2 截交线 81

3.2.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81

3.2.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82

3.3 相贯线 88

3.3.1 求作相贯线的方法 89

3.3.2 两圆柱相交时相贯线的变化规律 92

3.3.3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93

3.3.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93

3.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95

3.4.1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95

3.4.2 截切体、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96

3.5 小结 96

3.6 思考题 97

第4章 组合体 100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100

4.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00

4.1.2 组合体表面之间的关系 101

4.2 画组合体的视图 103

4.2.1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03

4.2.2 挖切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05

4.3 读组合体的视图 107

4.3.1 读图的基本知识 107

4.3.2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108

4.3.3 挖切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110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13

4.4.1 组合体的尺寸分析 114

4.4.2 组合体尺寸标注中应注意的问题 115

4.4.3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步骤 116

4.4.4 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117

4.5 小结 119

4.6 思考题 119

第5章 轴测图 122

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22

5.1.1 轴测图的形成和特性 122

5.1.2 轴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23

5.1.3 轴测图的分类 123

5.1.4 轴测图的选择 124

5.2 正等轴测图 124

5.2.1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24

5.2.2 正等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 124

5.2.3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25

5.2.4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27

5.2.5 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30

5.3 斜二测图 131

5.3.1 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31

5.3.2 平行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 131

5.3.3 画法举例 132

5.4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136

5.4.1 轴测图的剖切方法 136

5.4.2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136

5.5 小结 138

5.6 思考题 138

第6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139

6.1 视图 139

6.1.1 基本视图 139

6.1.2 向视图 141

6.1.3 局部视图 141

6.1.4 斜视图 142

6.2 剖视图 143

6.2.1 剖视图 143

6.2.2 剖视图画法 144

6.2.3 剖视图的标注 145

6.2.4 画剖视图注意的问题 145

6.2.5 剖视图的种类 146

6.2.6 剖切面的种类 147

6.3 断面图 149

6.3.1 断面概念 149

6.3.2 断面的种类 150

6.4 其他表达方法 150

6.4.1 局部放大图 150

6.4.2 规定画法 151

6.4.3 简化画法 152

6.5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154

6.5.1 表达方法的选择原则 154

6.5.2 综合应用举例 154

6.6 第三角画法简介 156

6.7 小结 157

第7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158

7.1 螺纹 158

7.1.1 螺纹的形成和要素 158

7.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161

7.1.3 螺纹的种类和标注 162

7.2 螺纹紧固件 167

7.2.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167

7.2.2 常用螺纹紧固件画法及其联接图画法 168

7.3 齿轮 173

7.3.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 174

7.3.2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176

7.3.3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 178

7.4 键、销联接 179

7.4.1 键联接 179

7.4.2 销联接 181

7.5 滚动轴承 183

7.5.1 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画法(GB/T 4459.7—1998) 183

7.5.2 滚动轴承的代号 184

7.6 弹簧 185

7.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关系 185

7.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186

7.6.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186

7.6.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方法 188

7.6.5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 188

7.7 小结 189

7.8 思考题 189

第8章 零件图 190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90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和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191

8.2.1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191

8.2.2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193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96

8.3.1 尺寸基准 197

8.3.2 标注尺寸的形式 198

8.3.3 标注尺寸的一些原则 199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203

8.4.1 表面粗糙度 204

8.4.2 极限与配合 207

8.4.3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213

8.5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215

8.5.1 零件上的铸造结构 215

8.5.2 零件上的机械加工结构 216

8.6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19

8.6.1 概括了解 220

8.6.2 分析视图 221

8.6.3 分析尺寸 221

8.6.4 分析技术要求 222

8.7 零件的测绘 222

8.7.1 徒手画图的方法 222

8.7.2 零件的测绘方法和步骤图 223

8.7.3 零件测绘时的注意事项 225

8.8 小结 225

8.9 思考题 226

第9章 装配图 227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27

9.1.1 装配图的作用 228

9.1.2 装配图的内容 228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29

9.2.1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29

9.2.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230

9.2.3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231

9.3 装配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233

9.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33

9.3.2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234

9.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235

9.4.1 零、部件序号 235

9.4.2 装配图的明细表 235

9.5 装配工艺结构的合理性 236

9.5.1 接触面及其结构 236

9.5.2 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 237

9.5.3 考虑螺栓的安装位置 238

9.6 装配图画法 238

9.6.1 选择表达方案 238

9.6.2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39

9.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41

9.7.1 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241

9.7.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41

9.7.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43

9.8 小结 244

9.9 思考题 244

第10章 AutoCAD绘图基础 245

10.1 计算机绘图及AutoCAD基础知识 245

10.1.1 概述 245

10.1.2 AutoCAD 2005的操作界面 246

10.1.3 命令执行方法 250

10.1.4 数据输入方法 252

10.1.5 图形文件管理 253

10.1.6 输入和输出图形文件 255

10.1.7 保存图形文件 257

10.2 AutoCAD的绘图环境 257

10.2.1 图形界限的设置(LIMITS) 258

10.2.2 主单位的设置 258

10.2.3 草图设置 259

10.2.4 图层设置 260

10.2.5 文字样式的设置 263

10.2.6 标注样式的设置 264

10.2.7 系统配置的设置 266

10.2.8 基本绘图命令 267

10.3 AutoCAD的图形编辑 270

10.3.1 对象操作 270

10.3.2 图形编辑命令 271

10.4 视图显示及辅助绘图命令 279

10.4.1 视图显示命令 279

10.4.2 对象捕捉 280

10.4.3 用户坐标系 281

10.5 图块与图案填充 282

10.5.1 图块的定义和使用 282

10.5.2 图案填充 283

10.6 尺寸标注 284

10.6.1 尺寸标注的方法与组成 285

10.6.2 尺寸标注命令 286

10.7 平面绘图综合举例 289

10.7.1 制作样板图 289

10.7.2 绘制图形 293

10.8 三维绘图基础 296

10.8.1 基本表面模型的创建 297

10.8.2 形体的显示 300

10.9 小结 302

10.10 思考题 303

第11章 图样复制与管理 304

11.1 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304

11.1.1 需装订的复制图 304

11.1.2 不需要装订的复制图 305

11.2 复制与缩微 306

11.2.1 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 306

11.2.2 缩微品的保管和使用 307

11.2.3 复制图的分发、管理和使用 307

11.3 图样管理 307

11.3.1 图样分类 307

11.3.2 编号方法 307

11.3.3 更改办法 308

11.3.4 图样及文件的保管 309

11.4 小结 309

11.5 思考题 310

附录 311

参考文献 34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