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蒋述卓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20051863
- 标注页数:473 页
- PDF页数:48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5 ≥4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前言 文化诗学的世纪建构 1
上篇: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 3
小引 本土经验的异域鉴照 3
第一章 巴赫金:狂欢的文化诗学与文化相对主义 6
一、文化诗学的对话性基础 8
二、多元参照:话语·方法·立场 11
三、文化诗学:走向对话与开放 19
第二章 韦勒克:形式探索中的内外统一性与文学整体性 21
一、何为批评:观念的廓清与功能的界定 24
二、何以批评:文学批评尺度的衡定 28
三、如何批评:文学批评方法的选用 37
第三章 诺思洛普·弗莱:原型探索中的文化观照 46
一、“神话·原型”的文化蕴味 48
二、原型批评中的文学整体观 56
三、文学批评的重构 63
四、对我国文化诗学建构的影响及启示 72
第四章 海登·怀特:历史视界中批评观的突破 81
一、文学批评的历史之维 81
二、新历史主义兴起的文学、文化背景 88
三、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 95
四、新历史主义的实践操作、影响及其局限 105
第五章 厄尔·迈纳: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实践 113
一、基础文类与原创诗学 113
二、跨文化比较:东方与西方的互动 118
三、相对主义:第三条道路的开辟 125
四、比较诗学道路的开辟与前进中的障碍 129
第六章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工业时代的文化批评 136
一、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136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分析 143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描述 149
四、后现代主义文化评价与建构 159
五、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与中国 166
下篇: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进程 171
小引 穿越百年的批评跋涉 171
第七章 王国维:化合中西的审美批评实验 174
一、学无中西的现代性文学批评视角 175
二、学科性文学批评理论 184
三、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当代价值 215
第八章 郭沫若:中西文化互释中的早期诗学建构 224
一、“自我表现”说与“唯自我”论的哲学思想 226
二、文艺“无目的”与“不用之用” 237
三、“人格冲动”与文学的功利性 247
四、结语 258
第九章 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 263
一、文化阐释与史家意识 266
二、人格透视与人文关怀 277
三、用“诗”的眼光读诗 286
第十章 朱光潜: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话语努力 298
一、美与人生:文艺现代性把握的两难情境 299
二、审美独立:矛盾的生成与纾解 305
三、“人生艺术化”和纯美理论的内在冲突 322
第十一章 宗白华:跨越古今的美学散步 337
一、文化观照与生命情怀 339
二、以“意境”为中心的现代美学构建 355
三、最具审美性的美学形态 379
第十二章 王元化:文化诗学方法论的思考与实践 387
一、综合化研究倾向诞生的时代与家世背景 388
二、综合研究法的思考与实践 394
三、文化反思与文化重建 416
四、王元化学术思想对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 433
结语 杂语共生的批评地图:20世纪末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438
一、多元杂陈的言说景观 438
二、言说旨趣的历时流变 446
三、文化诗学:批评在新世纪的生长点 458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