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韩非法律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韩非法律思想研究
  • 作 者:郭春莲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8109247
  • 标注页数:364 页
  • PDF页数:38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0 ≥3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韩非法律思想的时代背景 19

第一节 现实基础 19

一、社会转型对韩非绝对君权思想的影响 20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功利价值观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30

第二节 实践基础 44

第三节 地理文化基础 53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战争频繁,形成重法传统 54

二、与戎狄毗邻的地理环境,形成尚功尚战传统 56

三、远离西周的地理环境,形成轻礼传统 57

四、内陆与海洋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不同法律思想 59

第二章 韩非法律思想的理论渊源 64

第一节 儒家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67

一、孔子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68

二、荀子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71

第二节 墨家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78

一、墨子法仪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79

二、墨子尚同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81

三、墨子功利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84

第三节 名家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86

一、名家变法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88

二、名家形名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89

三、名家术治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93

第四节 兵家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94

一、兵家重国力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96

二、兵家战术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97

三、兵家兵法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100

第三章 韩非法律思想的道家思想基础 102

第一节 法源于道 105

一、道为万物本原 107

二、法为圣人体道所制 109

第二节以“上德”批判儒家“德治” 112

一、道家学派对于“德”的两种不同理解 112

二、韩非继承老庄“上德”思想,批判儒家“德治”思想 114

第三节 引道入法 116

一、韩非论道、理、法三者间的关系 116

二、韩非以道为常,以理为变,将法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统一起来 118

第四节 道与法的共同特征 119

一、道与法的共同特征:客观性 120

二、道与法的共同特征:普遍性 122

第五节 道无为建立在法有为的基础上 123

一、老庄的无为思想 123

二、韩非对老庄无为思想的批判继承 126

第六节 老子辩证法思想对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 129

一、韩非暗术思想和老子辩证法的关系 130

二、韩非犯罪预防思想和老子辩证法的关系 132

第四章 韩非法律思想的人性思想基础 137

第一节 韩非自利自为的人性思想 138

第二节 韩非绝对君权思想和人性的关系 142

一、孟子绝对亲权思想建立在其人性思想基础上 142

二、韩非绝对君权思想建立在其人性思想基础上 146

第三节 韩非法律思想建立在其人性思想基础上 152

第五章 韩非法律思想概述 158

第一节 韩非法律思想的范围 160

一、中国古代,刑、法、律三字是相通的 160

二、韩非法律有奖赏的含义 162

三、韩非法律覆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163

第二节 韩非关于法律作用的论述 167

一、任法可以尊君强国 167

二、任法可以禁奸 168

三、任法可以利民 169

四、任法可以劝善 170

五、任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71

第三节 韩非关于法律起源的论述 172

第四节 韩非法律思想的实体价值 176

一、秩序 178

二、自由 182

三、正义 189

第六章韩非“法治”思想 195

第一节 韩非“法治”思想辨 195

第二节 韩非“法治”思想与儒家“礼治”思想的比较 201

一、“礼治”、“德治”、“人治”三者是统一的关系 201

二、韩非“法治”思想与儒家“礼治”思想的比较 202

第三节 韩非法、势、术三者间的关系 208

一、法与势的关系 209

二、法与术的关系 213

第四节 韩非的立法观 219

一、“法治”建立在圣人立法基础上 220

二、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223

第五节 韩非的执法观 230

一、君权不应干预官吏的执法行为 231

二、官吏各负其责,以法制权 233

三、执法时应遵循的原则 236

第六节 韩非的守法观 241

一、君主“不可以须臾忘于法” 242

二、臣子和民众应“以法为本” 244

第七章 韩非重刑思想 247

第一节 韩非重刑思想的含义 248

一、主张轻罪重罚 250

二、主张有罪必罚 252

三、主张一般预防 256

第二节 韩非选择重刑思想的原因 258

一、刑乱国用重典的需要 258

二、富国强兵的需要 260

三、司法力量薄弱的需要 261

第三节 韩非重刑思想与秦灭亡之间的关系 262

第八章 韩非法律思想与道德关系 272

第一节 韩非法律思想非道德主义观点 274

第二节 韩非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77

第三节 韩非公利主义道德观 280

一、韩非以“忠君”为中心,批判继承了儒家的仁义道德 281

二、韩非建立了与“法治”相一致的公利主义道德观 283

第四节 韩非以法树德思想 285

一、韩非以法树德思想 285

二、对韩非以法树德思想的评价 288

第九章 韩非法律思想的现代反思 295

第一节 韩非人性思想的现代反思 299

一、韩非的人性思想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00

二、韩非的人性思想有助于以法制权 303

第二节 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反思 307

一、韩非法治思想的内在矛盾 307

二、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借鉴 314

第三节 韩非重刑思想的现代反思 334

一、对韩非重刑思想的批判 334

二、韩非重刑思想现代借鉴 343

参考文献 350

后记 36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