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武术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武术思想概论
  • 作 者:张志勇著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414801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6 ≥2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武术的德行思想 1

第一节 崇德扬善观 3

一、朦胧的“武德”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基础 3

二、从“德艺统一”观看武术道德思想的形成 11

三、继承“崇德扬善”的优良传统 16

第二节 重义轻利观 26

一、古代“义利”思想的主要特点 26

二、“重义轻利”观对习武者功德思想的影响 31

三、武德思想中“重义轻利”观的具体内容和特征 36

四、古代治军中“教之以礼,动之以赏罚”的积极意义 43

五、“以敌所喜,以利诱之”的兵法实践 44

第三节 谦和含蓄观 46

一、《易经》中的“天道”谦虚说 47

二、儒家思想中的“中和”观 49

三、道家思想中的“不争”之德 52

四、兵家的“谦虚”说 57

五、武术“谦和含蓄”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59

第四节 自强不息观 61

一、坚定锲而不舍之精神 62

二、锻炼勇敢无畏之胆力 64

三、善养浩然之正气 68

四、树立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爱家、爱人的热情 72

五、武术道德中的自我意志的实践 74

第二章 中国武术的技击思想 78

第一节 知行合一观 79

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武术知行观的根本出发点 79

二、从“格物致知”看武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2

三、武术发展中的理性思维特征 85

第二节 奇正相合观 107

一、古代兵法中的“奇正”论 108

二、武术运动中的“奇正”说 110

三、辩证的“奇正相合”的思想内涵 115

第三节 刚柔相济观 119

一、道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武术刚柔观的基石 119

二、兵家“刚柔相济”思想的特征 121

三、武术技击理论中“形圆”“主柔”说的思想内容 124

第四节 避实击虚观 131

一、古代兵法思想中“避实击虚”观的基本涵义 131

二、武术技击理论中“虚”与“实”的概念 134

三、武术技法中的“虚实”变换说 136

四、“避实击虚”观的时空特征 139

第三章 中国武术的体用思想 143

第一节 气用直养观 144

一、气与人的关系 145

二、气用直养理论的机制与原理 147

三、武术气用直养思想的基本特征 149

四、气用学说中的整体观和辩证观 159

第二节 动静相得观 163

一、动与静的哲学思想涵义 164

二、动与静在武术体用思想中的辩证关系 166

三、武术养练过程中的动静相得思想 170

第三节 内外兼修观 177

一、武术“体用”思想中内与外的涵义 177

二、武术中“内外家”拳养练思想的差异 181

三、武术“内外合一”的体用思想特征 184

第四节 天人合一观 191

一、“天、人”自然观的思想内涵 192

二、“天、人”观的哲学理论基础 194

三、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中“天人合一”观的内容与特征 204

第四章 中国武术的艺用思想 208

一、“艺为智出”原理 209

第一节 德艺互补观 209

二、从儒家“六艺”说看武术的德与艺的关系 210

三、从道家的“天道观”看武术德、义属性 216

四、中国大众和平安逸的性格与武术艺用思想的统一 219

第二节 宽猛相济观 222

一、虚与实 223

二、藏与露 226

三、刚与柔 228

四、圆与方 232

第三节 形神兼备观 236

一、形与神 237

二、神与气 239

三、神与韵 241

四、象外之象 243

五、象外之意 246

第四节 奇妙玄和观 250

一、技法之“奇” 251

二、出神之“妙” 256

三、善变之“玄” 261

四、形神之“和” 267

后记 27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