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上海市农业区划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6259·002
- 标注页数:261 页
- PDF页数:26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上海农业气候特征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目录 1
第二节 农业生产特点及其与气象的关系 2
一、上海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二、雨涝、低温和台风是影响产量不稳的重要因素 3
第三节 主要气候特征 4
一、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但寒流常有 5
二、雨热同季,降水充沛,但变率较大 8
三、光热协调,日照较多,但年际多变 9
一、上海的昼长和日照时数 11
第二章 农业气候资源 11
第一节 光能资源 11
二、晴天太阳总辐射 14
三、全年太阳总辐射……… 15
四、光合有效辐射 21
五、光热生产潜力的估算 22
第二节 热量资源 23
一、温度年型及四季特征 23
二、作物生长期间的热量状况 25
三、土壤温度状况 27
四、温度的地区差异 30
一、降水年型与气候特征 32
第三节 水分资源 32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36
三、降水的年际变化 43
四、降水的地区差异 44
五、水分资源的农业评价 45
第四节 风能资源 47
一、有效风能密度的计算 47
二、上海地区风能分布特点 51
三、风能潜力的利用 55
四、有效平均风能密度的垂直分布 58
第一节 旱涝 60
第三章 农业气候灾害 60
一、水涝 62
二、干旱 65
第二节 高温 67
一、五月高温 67
二、暑期高温 68
三、高温日变化 68
第三节 低温 69
一、春寒 69
二、初夏寒 72
三、秋季低温 73
四、冬季严寒 78
一、影响上海台风的频数 81
二、台风的源地 81
第四节 台风 81
三、台风的季节变化 83
四、台风的移速和路径 85
五、台风的大风 87
六、台风的暴雨 90
七、台风的风暴潮 93
第五节 暴雨 96
一、暴雨标准 96
二、暴雨次数 97
三、暴雨气候分析 97
四、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04
一、冰雹强度 105
第六节 冰雹 105
二、冰雹范围和地理分布 106
三、冰雹源地和路径 108
四、冰雹日变化 108
五、冰雹年际变化 109
六、冰雹季节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2
第四章 病虫害与气候 116
第一节 麦类赤霉病流行的气候条件 116
第二节 早稻纹枯病流行的气候条件 119
第三节 后季稻穗颈瘟流行的气候条件 122
第四节 粘虫发生的气候条件 126
第五节 畜禽疾病与气象条件 132
第一节 粮食生产稳中求高与气候 137
第五章 作物与气候 137
第二节 粮食三熟制热量资源与区划 148
第三节 三麦生产与气候 156
第四节 油菜生产与气候 164
第五节 早稻生产与气候 171
第六节 后季稻生产与气候 179
第七节 棉花生产与气候 186
第八节 蔬菜生产与气候 192
一、蔬菜冬夏淡季与气候 192
二、春番茄生产与气候 199
三、冬瓜生产与气候 201
四、大白菜生产与气候 203
一、西瓜生产与气候 206
第九节 多种经营与气候 206
二、桃子生产与气候 211
三、柑桔生产与气候 215
四、葡萄生产与气候 221
五、草莓生产与气候 224
六、川芎生产与气候 226
第六章 农业气候区划 231
第一节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31
第二节 区划指标及其意义 231
第三节 分区评述 233
附录 1949年至1979年影响上海台风一览表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