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廖七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2124809
- 标注页数:344 页
- PDF页数:35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5 ≥3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言 胡适的翻译思想和译诗 1
总序 3
第一章 译诗与时代精神 17
第一节 译诗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19
一、中国文艺复兴说发微 20
二、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 21
三、译诗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23
结语 34
第二节 译诗的转型 34
一、译诗的几个阶段 35
二、主题的嬗变 36
三、诗体的创新 44
结语 54
第三节 译诗——伸展情感的翅膀 54
一、“理胜于情”的创作 55
二、情感的无奈 60
三、“情胜于理”的译诗 64
结语 70
第四节 译诗的平民化倾向 71
一、新文化运动与平民文学 72
二、从文言到白话:文的革命 75
三、译诗与“人的文学” 83
结语 86
第二章 译者主体性与文化转型 89
第一节 诗歌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91
一、主题与诗体的嬗变 92
二、翻译研究与译者主体性 93
三、观念的演进与译诗 97
第二节 庞德与胡适——秘密的分享者 103
结语 103
一、新文学的启蒙者 104
二、别求新声于异邦 107
三、翻译与创作 113
结语 118
第三节 庞德与胡适——文化类型与译诗理念 119
一、文化转型的类型 120
二、文学传统与创新 123
三、非我的认同与翻译理念 128
四、翻译策略 135
结语 142
第三章 诗歌翻译与经典建构 143
第一节 译者意图与文本功能 145
一、文本意图与功能 146
二、翻译文学的地位与文本功能的转换 150
三、译诗的意图和读者误读 152
结语 162
第二节 译诗与传播媒介 163
一、《竞业白话报》(旬刊) 164
二、胡适留学日记 167
三、《新青年》及其他 170
结语 177
第三节 译诗与经典建构 178
一、翻译、多元系统与经典 178
二、一刊一校与主导意识形态 183
三、诗学建构 186
四、革新派与传统派的论争 190
结语 196
第四章 译诗与白话新诗 199
一、文化转型与翻译的界定 201
第一节 译诗与翻译的历史界定 201
二、译耶?作耶? 205
三、从以译代作到译作合一 208
结语 215
第二节 译诗与新诗体探索 216
一、徇华文而失西义 217
二、因袭与归化 220
三、借鉴与创新 225
结语 235
第三节 西方诗歌艺术的本土化 236
一、独语 237
二、哲理诗与爱情诗 238
三、悲剧意识 244
四、诗体 246
五、创造性转化 252
结语 254
附一 胡适译诗年表 257
附二 胡适译诗 271
参考书目 323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