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德胜主编;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394622
- 标注页数:299 页
- PDF页数:31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5 ≥2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编辑者言 1
·审美文化探索· 3
肖鹰 进入历史:现代化与文化转型——当代审美文化论之一 3
祝东力 文学知识分子:新时期及后新时期 20
孙津 文学的堕落与堕落的文学 33
学术信息 38
傅谨 权力话语与戏曲的盛衰 39
袁济喜 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今的裂变 52
朱立元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论中西审美文化的根本性差异 63
·特稿· 84
李泽厚 高建平 关于实践、理性和社会理想的对话 84
宗坤明 搏动于形象拓展中的艺术生命——兼谈当代艺术的美学取向 94
史建 作为艺术的当代建筑 106
张伟 艺术文化:生命象征符号 113
赵德利 生命活动:文艺民俗学的新视界——文艺民俗美学初论 118
徐碧辉 文艺主客交融论——论文艺活动对于世界的把握 129
李小五 现代逻辑系统中美学原则的二重性 140
吴文薇 在灵魂失去了栖居之所后——当代小说中的反讽 153
魏慧 “第三代诗”的文化策略 162
赵海梅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美学意义 171
孙洪敏 论康德的审美超越观 180
马驰 如何看待卢卡契对现代主义的批评 189
蒋原伦 论罗兰 巴特的文体 196
王丽丽 延续与转移——美国读者反应批评与德国原旨接受美学的关系 206
陈炎 痛苦而执着的精神历程 218
赵连元 从两个“孤儿”剧本看中西文化的认同 223
[德]T·W 阿多诺 王柯平 译 《美学理论》初稿导言 232
[英]N 普纳斯 王岳川 译 希望哲学与审美乌托邦 252
[英]T·J 迪费 杜卫 译 1960年以来的英国美学 259
[英]T·伊格尔顿 王杰 译 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博士:瓦尔特 本杰明 280
罗筠筠 “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综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