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邓铁涛主编;郭淑珍,赵立诚,李应寿,邱建行,廖福义,赵豪先,姜国平,董少龙,葛建军,崔东祥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182·170
- 标注页数:626 页
- PDF页数:63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39 ≥6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医原医德 1
(一)医原 1
(二)医德 20
二、阴阳五行 37
(一)阴阳 37
1.基本概念 37
2.对立依存 39
3.消长转化 40
4.升降出入 42
5.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43
(二)五行 50
1.基本概念 50
2.生克乘侮制化 51
3.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53
三、脏腑经络 59
(一)脏腑功能 59
1.五脏 59
2.六腑 74
3.奇恒之腑 79
(二)脏腑间之关系 80
1.脏与脏 80
2.脏与腑 85
3.腑与腑 90
(三)经络 91
四、精神气血津液 99
(一)精 99
(二)神 104
(三)气 106
(四)血 117
(五)津液 120
(六)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 125
五、病因病机 137
(一)病因 137
1.六淫 137
2.疫疠 147
3.七情 148
4.饮食 151
5.劳倦 153
6.外伤 155
7.瘀血 156
8.痰饮 158
9.先天因素 159
(二)病机 160
1.总则 160
2.脏腑病机 168
3.气血津液病机 175
六、诊法 184
(一)综述 184
(二)望诊 185
(三)闻诊 197
(四)问诊 202
(五)切诊 207
(一)八纲辨证 215
七、辨证 215
(二)脏腑辨证 227
(三)六经辨证 243
(四)六气辨证 246
(五)三焦辨证 250
(六)卫气营血辨证 252
(七)气血痰食辨证 254
1.治病求本 265
(一)治则 265
八、治疗 265
2.调理阴阳 269
3.扶正祛邪 272
4.正治反治 274
5.标本缓急 280
6.同病异洽,异病同治 283
7.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86
(二)治法 289
1.治法心得 289
2.用药心得 295
3.饮食疗法 303
4.情志疗法 308
5.其他疗法 310
6.宜忌 312
九、养生预防 317
(一)养生 317
1.顺应四时 317
2.清心寡欲 319
3.饮食有节 324
4.起居有时 325
5.练功健身 328
6.药食养生 330
(二)预防 332
1.未病防病 332
2.既病防变 336
十、内科病证 339
(一)感冒 339
(二)内伤发热 343
(三)咳嗽 348
(四)喘证 357
(五)哮证 363
(六)饮证 367
(七)肺痿、肺痈 375
(八)肺痨 384
(九)胃脘痛 390
(十)吐酸、嘈杂 397
(十一)腹痛 405
(十二)呃逆 409
(十三)噎膈 412
(十四)呕吐 415
(十五)反胃 418
(十六)泄泻 420
(十七)霍乱 427
(十八)痢疾 431
(十九)便秘 441
(二十)胁痛 445
(二十一)黄疸 450
(二十二)湿阻 457
(二十三)奔豚气 462
(二十四)积聚 464
(二十五)臌胀 477
(二十六)水肿 483
(二十七)淋证 490
(二十八)尿浊 493
(二十九)癃闭 496
(三十)消渴 499
(三十一)遗精、阳萎 503
(三十二)虚劳 507
(三十三)腰痛 517
(三十四)惊悸、怔忡 521
(三十五)头痛 526
(三十六)眩晕 531
(三十七)痉证 538
(三十八)血证 539
(三十九)胸痛 547
(四十)中风 549
(四十一)不寐 555
(四十二)郁证 559
(四十三)癫狂 562
(四十四)痫证 569
(四十五)厥证 574
(四十六)痿证 578
(四十七)痹证 585
(四十八)疟证 590
(四十九)虫证 593
(五十)汗证 598
(五十一)瘀证 602
(五十二)痰证 606
(五十三)瘿气 611
(五十四)脚气 613
(五十五)耳鸣、耳聋 619
(五十六)肺胀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