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死缓制度研究  刑事法学著作
  • 作 者:何显兵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2046271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4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2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选题的意义 1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文献 11

三、本书的写作思路 14

第一章 死缓的发展史及其概念 17

第一节 死缓的起源与发展 17

一、死缓制度起源的争论 17

二、死缓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7

小结 33

第二节 死缓的概念 35

一、死缓的本质 36

二、死缓的概念 47

小结 50

第二章 死缓适用的价值体系 52

第一节 刑法的价值体系 52

一、和谐内涵的解读 53

二、刑法的价值构造:维护秩序和保障自由 56

三、刑罚的价值构造:正义与人道 64

小结 71

第二节 死缓适用的价值取向 72

一、正义:死刑适用的基本价值取向 72

二、人道:死缓适用的基本价值取向 89

小结 101

第三章 死缓适用的实体标准 103

第一节 死缓适用标准之一:应当判处死刑 103

一、设置死刑的基本标准 103

二、死刑适用的基本标准 109

三、死刑适用标准的具体把握 123

小结 135

第二节 死缓适用的标准之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 136

一、理解“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思路 137

二、对学界提出的部分死缓适用情节的质疑与批驳 141

三、对留有余地适用死缓的讨论 148

四、“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正面界定 154

五、死缓限制减刑制度为极其严格地限制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提供了制度条件 167

小结 173

第三节 死缓适用典型案例研究 174

一、问题的缘起 175

二、正义价值对死刑立即执行适用标准的约束 178

三、人道对死刑立即执行适用标准的约束 180

四、“公众妖魔”对死刑立即执行适用标准的扭曲 183

第四章 死缓适用的新标准:被害人的宽恕——死刑案件中的刑事和解 187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异化及其出路 187

一、刑事和解的异化 188

二、对刑事和解的误读 192

三、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契合 198

四、以恢复性司法重新诠释刑事和解 203

五、恢复性司法视野下赔偿与量刑关系的重构 207

六、如何在恢复性司法的视野下对赔偿与量刑的关系进行重构 213

第二节 死刑案件审理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8

一、国家垄断刑罚权的缺陷 218

二、赋予被害人死刑立即执行否定权的可行性 225

小结 233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引入死刑案件程序的方案设计 233

一、死刑案件中被害人宽恕的法律效果 234

二、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 237

三、恢复性司法的参加者 239

四、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条件 242

五、恢复性司法的适用阶段 245

六、恢复性司法的适用程序 251

七、恢复性司法的法律效果 252

小结 253

第五章 死缓适用的变更 255

第一节 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 255

一、决定执行死刑的条件 256

二、死缓依法被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是否必须在二年缓期期满以后才能进行 264

小结 270

第二节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271

一、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272

二、死缓减为有期徒刑 277

三、对于在死缓期间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如何处理 281

小结 290

代结论 死缓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基本路径 291

一、死刑存废之争语境下死缓制度的价值凸显——对所谓“死缓废除论”的批判 291

二、学界提出的死缓制度改革方案述评 296

三、笔者的立场:改革与完善死缓制度的基本方案 302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24

后记补遗 32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