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5076429
- 标注页数:426 页
- PDF页数:43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9 ≥4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旅游与民族学 1
第一节 旅游产业的背景描述 1
第二节 当代旅游研究概貌 11
第三节 西方旅游民族学研究简述 14
第四节 旅游民族学中国化的探索 20
第二章 旅游民族学导论 30
第一节 旅游的民族学解释 30
第二节 民族旅游 38
第三节 旅游民族学的研究视角与定义 56
第四节 旅游民族学的学科特征与意义 60
第三章 游客与旅游 66
第一节 旅游的出现与旅游需求 66
第二节 旅游动机与游客的分类 84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仪式性指喻 92
第四节 旅游主体与旅游“跨文化”行为 103
第五节 旅游行为的真实性问题 115
第六节 旅游者的凝视与后现代主义 125
第七节 小结:旅游对游客的影响 129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 135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 135
第二节 旅游对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44
第三节 文化的商品化问题 158
第四节 旅游与民族认同、地方文化再建构 165
第五节 少数民族妇女与民族旅游 178
第六节 民族旅游地的城市化问题 188
第七节 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模型建构 204
第八节 管理与调控: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13
第五章 民族学与旅游业 231
第一节 旅游建构中的权力博弈 231
第二节 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240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符号价值与旅游吸引力 246
第四节 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模式 250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62
第六节 民族学与旅游规划 282
第六章 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案例研究 302
第一节 旅游浪潮下东巴文化的命运 303
第二节 丽江古城的变迁 315
第三节 泸沽湖畔落水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 328
第四节 青海互助小庄村:一个土族自然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345
第五节 生态博物馆和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 357
第六节 民族旅游地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西双版纳勐罕镇曼春满村佛寺和甘南夏河拉卜楞寺为例 384
参考文献 393
附录:关于注释的说明 425
后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