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金惠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49807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20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写在前面(叶秀山) 1
前言 1
小引 1
一个“世界文论”事件 1
上篇 5
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 5
一、电信时代的趋零距离 6
二、文学即距离 13
三、邮政原则:距离的形而上学 18
四、行动没有距离:文学对自身的取消 24
中篇 29
图像增殖、拟像与文学的当前危机 29
一、图像增殖对文学的审美重组 31
二、在拟像逻辑中的主体 49
三、审美泛化、形象 拟像与最终的商品语法 58
全球化、球域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 71
下篇 71
一、为什么是媒介 73
二、全球化即现代性 79
三、全球化即后现代性 85
四、汤姆林森的诡辩和启示:从“文化帝国主义”到“全球化” 94
五、“世界文学”还是“全球文学” 104
结语 117
阅读与他者:以米勒为案例法 117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 125
外篇一 125
一、古希腊本体论哲学:借贷主体 127
二、笛卡尔: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133
三、康德—费希特体系:先验主体 136
四、谢林—黑格尔体系:“绝对”主体 144
五、胡塞尔:先验自我与主体间性 151
外篇二 159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 159
附录 第二媒介时代的身份和主体——马克·波斯特尔如是说 165
后记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