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 作 者:张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50235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论 1

1.1.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目录 1

1.2.组构性和熟语意义构建 3

1.3.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熟语的意义 5

1.4.本书的结构 7

2.1.术语的界定和使用 9

2.1.1.国外的术语使用情况 9

第二章 中外熟语研究综述 9

2.1.2.国内术语使用情况 11

2.2.国外熟语研究综述 12

2.2.1.语义视角 13

2.2.2.句法视角 17

2.2.3.对熟语处理和理解的研究 19

2.3.目前国内熟语研究的主要视角 23

2.3.1.对熟语性质和范围的研究 24

2.3.2.对熟语形成和源流的研究 26

2.3.3.对熟语意义和结构的研究 27

2.3.4.对熟语运用的研究 29

2.3.5.对熟语人文性的研究 31

2.4.结论 32

第三章 熟语分析的认知语义学框架 34

3.1.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34

3.1.1.核心意义和边缘意义 35

3.1.2.意义建构的二种不同观点 38

3.1.3.作为理解理论的认知语义学 40

3.1.4.认知语义学和体验性 41

3.2.认知语义学主要的认知机制和能力 44

3.2.1.隐喻和转喻 45

3.2.2.概念整合的构成成分 50

3.3.幕后认知 57

3.4.本书分析框架: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统一框架 58

3.4.1.认知域与心理空间 58

3.4.2.在线的映现与常规的映现 59

3.4.3.隐喻和转喻作为整合的一部分 59

3.4.4.隐喻与整合网络的类型 60

3.4.5.统一的分析框架 61

4.1.隐喻、转喻、超隐喻和超转喻 62

第四章 熟语:常规化的映现模式和心理表征 62

4.2.超隐喻、超转喻与汉语熟语的常规化 65

4.3.典故、隐喻和熟语 67

4.4.常规的隐喻映现与熟语 75

4.4.1.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现 77

4.4.2.以经验相关为基础的隐喻映现 82

4.5.常规的转喻映现与熟语 85

4.5.1.转喻的认知基础:框架和概念邻近 86

4.5.2.汉语熟语中常规转喻映现的类型 88

4.6.1.认知原则 96

4.6.制约熟语中常规转喻映现的两个原则 96

4.6.2.交际原则 99

4.7.隐喻和转喻在熟语语义扩展中的关系 100

4.8.熟语的心理表征与隐喻与转喻映现的关系 102

第五章 熟语心理空间的构建 106

5.1.心理空间与熟语 106

5.2.熟语空间与话语感知空间 109

5.3.熟语空间中来源域对熟语理解的制约 112

5.4.熟语空间中的目标域、图式映现和熟语理解 116

5.5.熟语空间与熟语的形式整合 121

第六章 概念整合与熟语理解 128

6.1.因果关系、整体洞察和熟语 129

6.2.关键关系的概念压缩与熟语理解 132

6.2.1.关键关系的类型及其概念压缩 133

6.2.2.概念压缩与熟语理解 138

6.3.熟语理解中概念整合的类型 147

6.3.1.概念整合的主要类型 147

6.3.2.熟语理解中整合类型的考察 150

6.4.熟语的违实性和熟语理解 156

6.4.1.熟语中的违实现象 157

6.4.2.违实性、整合网络和熟语理解 158

6.5.概念整合的优化制约原则和熟语理解 160

6.5.1.概念整合的优化制约原则 161

6.5.2.优化制约原则的满足和削弱与熟语理解 163

第七章 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173

7.1.结论 173

7.2.今后的研究方向 176

参考文献 177

后记 19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