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
  • 作 者:陈国恩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7044846
  • 标注页数:267 页
  • PDF页数:2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6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民族传统与外来影响 1

第一节 整体世界史观和文学的民族化 1

第二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7

第三节 五四文学的“自我表现”特征 17

第四节 接受西方影响:创造社模式 24

第五节 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32

第六节 “拉普”和中国左翼文学批评 43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新文学发展 57

第一节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发展 57

第二节 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及其转向 67

第三节 《故事新编》的“油滑”与文体自觉 77

第四节 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巴人乡土小说的创作历程 87

第五节 诗与剧的统一: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 98

第六节 《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 108

第七节 知青小说:世纪末浪漫主义思潮的绝唱 117

第三章 新诗风格与诗学建构 131

第一节 新诗源头的丰碑:《女神》 131

第二节 应修人诗的牧歌风格 141

第三节 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意识 151

第四节 “湖畔”与“新月”的情诗 161

第五节 林徽因: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间 176

第六节 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 185

第七节 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 197

第四章 学术争鸣与理性批判 205

第一节 中国的“自由”派文学 205

第二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回顾与批判 220

第三节 周作人思想蜕变问题再检讨 226

第四节 舒芜和七月派关系的历史还原 238

第五节 “历史反思”应该具有历史感 253

第六节 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259

后记 26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