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建筑安全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建筑安全管理
  • 作 者:张仕廉,董勇,潘承仕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2075440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8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建筑安全管理概述 1

第一节 建筑业与建筑安全生产形势 1

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二、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 2

第二节 建筑安全生产事故 9

一、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9

二、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损失 11

三、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成因 15

第三节 建筑安全管理 17

一、建筑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7

二、建筑安全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26

三、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 30

四、建筑安全管理模式 31

二、珍惜生命的情感观 33

一、“安全第一”哲学观 33

第一节 现代安全哲学观 33

第二章 建筑安全管理思想与目标 33

三、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34

四、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34

第二节 建筑安全管理思想现状 34

一、保障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34

二、政府建筑安全管理思想 35

三、企业安全管理思想 39

四、个人安全思想 40

第三节 安全管理思想强化机制 41

一、安全管理思想传递规律 41

二、建立安全管理思想强化机制 42

第四节 建筑安全管理目标 45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目标现状 45

二、建立新的建筑安全管理目标 47

第一节 建筑安全管理政府职能机构 51

第三章 建筑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1

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52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52

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57

四、职业卫生(健康)监督管理机构 63

第二节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64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64

二、安全生产委员会 66

第三节 建设项目其他相关单位及工会组织 73

一、建设单位 73

二、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 74

三、工会组织 75

第四节 建筑安全管理社会中介组织 75

一、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75

二、建筑安全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的类型 75

三、建筑安全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 76

第五节 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77

一、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77

二、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81

第四章 建筑安全管理方法 90

第一节 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90

一、政府统一领导 90

二、部门依法监管 91

三、企业全面负责 91

四、群众参与监督 91

五、全社会广泛支持 92

第二节 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92

一、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92

二、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94

三、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 98

四、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104

五、加强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07

第三节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 114

一、建筑企业安全管理 115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20

第四节 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22

一、安全监理产生的背景 122

二、安全监理实施的依据 122

三、安全监理的具体工作 123

四、安全监理实施程序 124

第五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124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概述 124

二、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126

三、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基本特点 126

四、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与认证 127

一、法律手段的基础——安全立法 132

第一节 法律手段 132

第五章 建筑安全管理手段 132

二、法律手段的保障 142

第二节 经济手段 144

一、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145

二、经济惩罚制度 160

三、科学合理地确定安全投入强度 160

四、提取安全费用制度 165

五、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 166

六、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166

七、经济手段之间的关系 167

第三节 科技手段 169

一、科技手段的体现 169

二、科技手段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障碍 173

三、发挥科技手段作用的途径 173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 174

第四节 文化手段 174

二、社会安全文化 176

三、社区安全文化 177

四、行业安全文化 181

五、企业安全文化 182

第五节 建筑安全管理手段综合系统 187

一、手段综合系统的层次 187

二、手段综合系统的形成过程 188

三、手段的综合运用 190

第六章 建筑安全管理经验 192

第一节 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管理 192

一、美国建筑安全管理 192

二、英国建筑安全管理 206

三、德国建筑安全管理 220

四、日本建筑安全管理 231

一、香港建筑业及建筑安全现状 242

第二节 我国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管理经验 242

二、香港建筑安全管理 243

三、香港建筑施工中可借鉴的安全管理思路与模式 250

第三节 我国对建筑安全管理经验的借鉴 257

一、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违规行为的监控 257

二、建立工伤保险和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 257

三、建立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制度 258

四、发挥公共工程安全健康示范作用 258

五、制定建筑业安全健康持续改进计划 258

六、丰富建筑业安全文化宣传活动 259

七、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259

八、促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制度 259

附件一:国内外有关安全与健康信息网站 261

附件二:外文缩略词 263

附件三:中文缩略语 266

参考文献 26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