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电力网降损节能手册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电力网降损节能手册
  • 作 者: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编;雷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33204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前言 1

编者的话 1

第一篇 节能管理 1

第一章 能源资源 1

第一节 世界能源资源及评估 1

第二节 中国常规一次能源资源及评估 5

第三节 中国电力生产、消费及差距 8

第二章 中国能源节约概论 11

第一节 中国能源节约的战略地位及其紧迫性 11

第二节 中国能源节约成效与潜力 13

第三节 中国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政策措施 16

第四节 中国电力工业节能概要 20

第五节 电网降损节能措施 26

第三章 节能法律法规及标准 29

第一节 《节能法》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29

第二节 供电节能主要法规和常用供电节能标准 29

第四章 供电企业节能管理与节能机制 34

第一节 供电企业节能管理 34

第二节 国家节能信息传播机制 36

第三节 合同能源管理(CEM)及节能服务公司(EMC)的技术服务机制 37

第四节 企业自愿协议(VA)机制 38

第五节 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 39

第二篇 电网规划与建设节能 42

第五章 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能源节约 42

第一节 全国联网的节能效益 42

第二节 全国联网的格局 46

第一节 我国城乡电网存在的问题 47

第六章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 47

第二节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的目标、技术及措施 48

第三节 城网规划及推进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55

第四节 节能设备和技术 62

第五节 城乡配电系统自动化 76

第七章 输电网降损及提高输电能力的实用化技术 79

第一节 750kV交流超高压输电 79

第二节 直流输电 83

第三节 500kV交流输电 84

第三篇 电网生产运行降损节能 94

第八章 电网生产运行降损节能概要 94

第一节 电力网线损基本概念 95

第二节 我国电力网电能损耗现状 95

第三节 电力网降损节电要点 96

第九章 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分析 97

第一节 电力网的功率分布和电压计算 97

第二节 线损计算方法 98

第三节 电力网线损理论计算步骤 102

第四节 电能损耗分析 106

第五节 某电网110kV及以上系统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实例 106

第六节 电网线损管理软件 109

第七节 基于GPS时标的在线网损理论计算软件 113

第十章 电力网降损节能的更新改造 115

第一节 简化电压等级和升压改造 115

第二节 供配电线路改造 115

第三节 高耗能变压器的改造 118

第二节 线路经济运行 123

第一节 合理调整运行电压 123

第十一章 电网经济运行 123

第三节 变压器经济运行 125

第四节 调整负荷曲线和平衡三相负荷 130

第十二章 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134

第一节 建立健全线损管理责任制 134

第二节 线损率指标分级管理和分电压等级、分线(或区、台)统计分析 135

第三节 建立线损小指标考核 136

第四节 开展低压线损分台变(区)管理 136

第五节 加强营销管理 137

第六节 加强电能计量管理 138

第七节 线损的节能监测 139

第十三章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 141

第一节 电力系统无功经济运行与节能 141

第二节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 144

第三节 无功功率的最优补偿 148

第四节 变电所无功电压自动控制 160

第五节 地区电网无功电压的优化控制 164

第六节 加强用户无功管理及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投切 171

第七节 电力网的无功功率管理 176

第十四章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177

第一节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及节能 177

第二节 火电系统经济调度 179

第三节 火电机组优化组合 181

第四节 水火电经济调度 183

第五节 水库经济调度 191

第六节 互联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196

第七节 以能量管理系统(EMS)为基础的经济调度 201

第八节 电力市场下的经济调度 207

第四篇 电力需求侧管理 219

第十五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及实施 219

第一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及其重要意义和国际DSM的发展 219

第二节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主要措施和成效 226

第三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229

第四节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步骤 235

第五节 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激励用户合理有序用电 240

第十六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应用技术 243

第一节 蓄冷空调技术 243

第二节 电锅炉蓄热技术 257

第三节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系统) 263

第四节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更新和改造 267

第五节 用户侧管理服务系统 270

第六节 基于负荷管理系统的集中空调周期性暂停用电技术 273

第十七章 电力需方发电柔性负荷管理 276

第一节 分布式电源 276

第二节 用户自备电站 284

附录 291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91

附录2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1999]) 295

附录3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297

附录4 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电力[2002]410号) 300

附录5 加强用电侧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 301

附录6 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办法(电网生[2003]183号) 302

附录7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电安生字[1997]399号) 306

附录8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国电发[2001]702号) 310

参考文献 31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