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巴拉诺夫斯基(В.А.Барановский),(苏)涅克拉索夫(Р.М.Некрасов)同著;李光大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46·1058
- 标注页数:305 页
- PDF页数:31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5 ≥3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木材采运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
1.1.木材采运现代技术水平 1
1.1.1.生产结构和组织 1
译者序 1
1.1.2.劳动量和作业机械化水平 4
1.2.木材采运部门发展前景 8
1.2.1.未来木材采运企业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8
1.2.2.至2000年采运部门发展的专家估计结果 11
1.2.3.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及近期未来的机械和工艺 16
1.3.综合工艺过程和机械系统的制定原则 23
1.3.1.木材采运工艺过程 23
1.3.2.机械系统的制定原则 26
2.苏联森林资源的森林工业特点 33
2.1.自然生产条件的系统化问题 33
2.2.诸因素按其对木材采运机械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列 38
2.3.1.森林工业地区及其主要特点 52
2.3.森林工业的区划及各地区的利用特点 52
2.3.2.森林资源的综合因素 58
2.4.树木利用参数统计模型 73
3.伐区作业机械系统 83
3.1.机械系统的制定方法 83
3.2.系统配套机械的分类、构造和基本参数 87
3.2.1.机械分类 87
3.3.机械的结构和基本参数 90
3.4.采用机械系统的最佳条件 116
3.5.机械系统的效率 127
3.6.机械基本参数的预测问题 135
3.6.1.任务的一般提出 135
3.6.2.重量参数的预测 139
3.6.3.机械作业生产指标的预测 141
3.6.4.编制木材采运机械模拟模型的理论前提 148
4.1.发展拖拉机工业的一般问题 162
4.完善木材采运机械本机(底盘)的途径 162
4.2.履带式及轮式拖拉机结构特点的分析 164
4.3.林用拖拉机参数和效率的基本技术要求 167
4.4.拖拉机型谱及组织轮式拖拉机生产的建议 171
5.木材运输机械系统 174
5.1.木材运输结构 174
5.2.装车-运输机械系统 185
5.2.1.木材装车设备 188
5.2.2.汽车运材列车 194
5.2.3.森铁(窄轨)机车和车辆 199
6.贮木场机械系统 201
6.1.贮木场结构 201
6.2.机械系统的组成原则和使用地区 203
6.3.1HC系统内机械的主要参数 212
6.3.1.工艺机械和设备类 212
6.3.2.起重-运输机械和设备 216
6.4.2HC、3HC和4HC系统中机械的主要参数 219
7.工艺木片生产机械系统 227
7.1.原材料的资源和结构 227
7.1.1.木材采伐剩余物 231
7.1.2.劣质次材和制材剩余物 233
7.2.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其使用范围 235
7.3.木片的贮存、装载和运输 245
8.国外木材采运机械系统 252
8.1.美国和加拿大的机械系统和工艺流程及其发展趋势 252
8.1.1.美国和加拿大的机械系统和木材采运工艺 252
8.1.2.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参数 273
8.2.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芬兰的工艺流程和机械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280
8.2.1.瑞典和芬兰的工艺流程和机械系统 280
8.2.2.系统配套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参数 287
结束语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