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家塾教学法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家塾教学法
  • 作 者:(清)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1708262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8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6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前言仇兆鳌序毛奇龄序父师善诱法上卷(一)父兄教子弟之法 3

(二)尊师择师之法 4

(三)学问成就全赖师传 6

(四)明师指点之益 7

(五)经蒙宜分馆 7

(六)师不宜轻换 9

(七)学生少则训诲周详 9

(八)教法要务 10

(九)读书分少长又当分月日多寡法 12

(十)父师当为子弟择友 13

(十一)损友宜远 14

(十二)劝学 15

(十三)字画毫厘之辨 15

下卷(一)童子初入学 17

(二)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 17

(三)教授童子书法 19

(四)童子读书温书法 20

(五)读书讹别改正有法 22

(六)童子读注法 23

(八)背书宜用心细听 25

(七)觅书宜请教高明 25

(九)童子学字法 26

(十)童子宜歌诗习礼 27

(十一)童子讲书复书法 28

(十二)童子读古文法 29

(十三)童子读文课文法 30

(十四)改文有法 34

(十五)童子宜学切音 35

(十六)教学杂条 36

附:不习举业子弟工夫 37

附:村落教童蒙法 38

读书作文谱卷一(一)学基 43

(二)文源 47

(三)读书总要 48

卷二(一)看书总论 59

(二)能记由于能解 59

(三)讲书、看书当求实际,不可徒藉讲章 60

(四)看史实际并要诀 61

(五)看书须熟思又须卓识 61

(六)读书、作文当阙所疑 62

(八)书文标记、圈点、评注法 63

(七)看书进一层法 63

(九)看书会通法 64

(十)看书须分界限、段落、节次 65

(十一)看书分层次法 66

(十二)看书查考审问,更当虚心体认,不可参入偏见 66

(十三)论古人读书同异之故 67

(十四)成人讲书之法及问难之理 68

卷三(一)读书、作文总期于熟 71

(二)课程量力始能永久 72

附:记课程式 72

(三)为学有优游渐积一法 73

(四)学有专功深造之法 74

(五)深思 75

(六)下问 76

(七)请问大儒有法 79

(八)良师友切磋之法 80

卷四(一)书法总论 84

(二)运腕运指法 85

(三)笔锋 85

(四)方圆 86

(六)真、行、草书 87

(五)钩 87

(七)摹书临书 88

(八)名人书法不一体 88

卷五(一)文章宜分类读 89

(二)读文贵极佳 90

(三)读文贵极熟 92

(四)读文不可有弊病 93

(五)读文不可一例 93

(六)风气转移,文章新旧 94

(八)文章阅读评注之法 96

(七)读文贵深造,不可贪多 96

(九)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 97

(十)文章全藉改窜 98

(十一)作文有精研一法 99

(十二)作文上乘工夫 100

(十三)三先生实事 101

(十四)补遗:改窜法 101

卷六(一)临文体认工夫 102

(二)布格 103

(三)时文有取用、自撰两端 103

(四)修词 105

(五)论文疏密、长短、奇正 106

(七)论应试文 107

(六)作文引用经史典故 107

(八)临场涵养 108

卷七(一)文章诸法 109

1.总论 109

2.浅深虚实 110

3.开閤 110

4.描写 111

附:对面描写 111

附:对面衬贴 112

5.衬贴 112

6.跌宕 113

7.详略 113

8.先后 113

9.宾主 114

10.翻论 114

11.进退 115

12.转折 115

13.推原 115

15.反正 116

14.推广 116

17.关锁 117

16.照应 117

18.代 118

19.咏叹 118

20.遥接 118

21.带叙、附叙 119

22.抑扬 119

24.虚衍 120

25.顺逆 120

23.顿挫 120

26.预伏 121

27.补法 121

28.挨讲、穿插 122

29.省笔 122

30.分总 123

31.一意推出三四层 123

32.牵上搭下法、类叙法 123

2.暗比题 123

(二)文中用字法 124

2.势 125

1.笔姿 125

(三)文章诸要 125

3.气 126

4.机 127

卷八诸题作法 128

1.口气题 128

3.明喻题 129

4.叠句题 129

5.搭题吊法 129

7.单问答题 130

6.代语题 130

8.长题 131

9.记事题 132

10.引证四种题 132

11.记言题 133

12.难结构题 133

卷九(一)制艺体裁 135

(二)制艺有六位 135

(三)制艺发题面与所以然之分 136

卷十评古文 138

1.左传 138

2.孟子 139

3.国策 140

4.史记 141

5.韩文 143

6.欧文 144

7.大苏 145

8.总评 145

卷十一(一)论读古文 147

(二)论选古文 149

1.策问 151

2.经论体裁 151

(三)后场体式 151

3.表 154

(四)诸文体式 155

1.记 155

2.序、小序 155

3.碑文 156

4.墓志铭 156

5.祭文 158

卷十二(一)惜书 159

(二)杂论 160

后记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