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逻辑何为  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
  • 作 者:晋荣东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2542475
  • 标注页数:413 页
  • PDF页数:4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0 ≥4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彭漪涟  1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逻辑现代化的积极进展 4

三、逻辑为现代化服务的困境与原因 8

四、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 15

第一章 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 23

一、有效性:现代逻辑规范性的效力之源 25

二、来自论证评估实践的质疑 29

三、现代逻辑规范性的理论反思 36

第二章 从传统逻辑到非形式逻辑 51

一、传统逻辑的论证理论及其主要问题 52

二、非形式逻辑的本质与主要论题 72

三、非形式逻辑的现代性特征 92

第三章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逻辑合理性观 113

一、现代逻辑合理性观的基本特征 114

二、后形而上学之思的启示 122

三、现代性反思与逻辑合理性观的转型 136

第四章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59

一、现阶段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诸种姿态 161

二、名辩学、中国古代逻辑与逻辑史的书写 172

三、从“据西释中”到科学的比较法 184

四、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96

第五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上) 218

一、言与文:语言的双重功能 219

二、言语交际的规范与原则 223

三、“正名”与意义理论 240

四、性与天道:言语交际的限度 245

第六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下) 251

一、主体间论辩之必要与可能 252

二、庄子:“辩无胜”及其复杂性 257

三、后期墨家:“辩胜,当也” 264

四、“辩无胜”与“辩有胜”之争的真理观意蕴 270

第七章 作为辩证逻辑的论辩术 277

一、古希腊论辩术的历史发展 278

二、亚里士多德论论辩术及其逻辑特性 293

三、论辩术的当代复兴 308

四、对进一步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启示 323

第八章 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 336

一、一致而百虑:思维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 337

二、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及其具体表现 341

三、通过百家争鸣推进辩证逻辑的现代化 352

四、化理论为方法:群众观点的新内涵 356

第九章 辩证逻辑与科学的合理性 366

一、科学发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368

二、科学辩护:证实与否证的统一 377

三、科学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86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41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