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衣俊卿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339X
- 标注页数:327 页
- PDF页数:33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7 ≥3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导论 1
第一章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12
一、斯大林化:解放与新束缚的双重变奏 13
二、斯大林主义的要害 18
三、“非斯大林化”:从苏南冲突到“布拉格之春” 28
第二章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36
一、思想渊源:青年马克思的批判的人本主义 38
二、理论先导: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53
第三章 南斯拉夫实践派 65
一、人道主义批判理论的艰难历程 66
二、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 77
三、实践哲学的多维视野 94
第四章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117
一、卢卡奇与布达佩斯学派 118
二、激进哲学与激进民主制 125
三、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143
第五章 波兰新马克思主义 163
一、反教条主义的思想运动 164
二、意识形态批判 170
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88
第六章 捷克新马克思主义 202
一、哲学的“布拉格之春” 203
二、具体的辩证法 206
第七章 实践哲学和人道主义的积极探索 227
一、理论框架及其特色 227
二、永远的人道主义诉求 234
附录一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和革命思想 249
附录二 马克思主义多元化意味着什么? 261
附录三 社会主义革命意味着什么? 277
附录四 科拉科夫斯基访谈录 290
附录五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296
参考书目 322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