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 作 者:宋镇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9276
  • 标注页数:182 页
  • PDF页数:1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商族的起源 7

第一节 商族的发祥:“契封商”与“契居蕃” 7

第二节 帝喾并非商之始祖 12

第三节 有娀氏、高辛氏与商族缘起 17

第二章 商族的早期迁徙 26

第一节 昭明居砥与迁商 26

第二节 相土居“商丘” 30

第三节 王亥迁殷与上甲微居邺 32

第四节 河伯和有易氏的居地及其与商之关系 33

第五节 八迁的范围不出冀南与豫北地区 37

第三章 商汤灭夏前的亳邑 40

第一节 汤居亳诸说之辨析 40

第二节 甲骨文亳邑与郼亳 61

第四章 先商的文化与年代 100

第一节 关于先商文化的探讨 100

第二节 先商文化与商先公先王的时段对应关系 122

第五章 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 148

第一节 商契至王亥时期的中心聚落形态 148

第二节 上甲微至成汤时期的邦国形态 164

第三节 成汤时期由邦国向王国的转变 172

后记 181

图1—1 甲骨文中的“夒”及“高祖夒”(采自《殷契粹编》) 14

图2—1 先商迁徙与商代迁都示意图 39

图3—1 甲骨文“商”与“亳”之关系(采自《甲骨文合集》) 62

图3—2 甲骨文“丘商”、“兹商”等卜辞(采自《甲骨文合集》) 70

图3—3 《小臣艅犀尊》铭文(采自《殷周金文集成》) 74

图3—4 卜辞与《禹贡》“大河示意图”(采自刘起釪《古史续辨》) 92

图4一1 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第1段陶器(采自《考古》2000年第7期) 102

图4—2 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第1段遗物(采自《考古》2000年第7期) 103

图4—3 郑州南关外中、下层出土陶器(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05

图4—4 郑州化工三厂H1出土岳石一漳河型混合文化陶器(采自宋豫秦《论杞县与郑州新发现的先商文化》) 110

图4—5 下七垣文化与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分布示意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16

图4—6 下七垣文化鹿台岗类型(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17

图4—7 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19

图4—8 邢台葛家庄早段陶器(采自《三代文明研究(一)》) 120

图4—9 邢台葛家庄晚段陶器(采自《三代文明研究(一)》) 121

图4—10 新砦期陶器(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26

图4—11 下七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37

图4—12 下七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38

图4—13 漳河型下七垣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涧沟型陶器比较图(采自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142

图5—1 甲骨文中从“隹”和从“鸟”的王亥(采自《甲骨文) 163

图5—2 含有“上甲六示”直系先王祭祀卜辞(采自《甲骨文合集》) 167

图5—3 “自上甲至于多后”合祭卜辞(采自《甲骨文合集》) 167

图5—4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亳”字(采自高明《古文字类编》) 17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