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淑萍著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901844
- 标注页数:204 页
- PDF页数:2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0 ≥2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由抒情到经验——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综述 1
一、诗体大解放 1
二、抒情——新诗世界面向之一“情性世界” 3
三、经验——新诗世界面向之二“知性世界” 9
中国现代诗人研究 20
一、梁宗岱 20
(一)梁宗岱与西方象征主义 21
(二)象征主义界说 25
(三)“纯诗”主张 31
(四)象征与象征主义 33
二、戴望舒 38
(一)基本创作状况 39
(二)散文化的无韵自由体诗 43
(三)戴望舒诗论:从《望舒诗论》到《诗论零札》 49
三、冯至 54
(一)早期孤独寂寞的最初直觉 56
(二)浪漫精神历程的沉思 59
(三)相遇里尔克与《十四行集》 64
四、卞之琳 73
(一)迷茫困惑的倦行者 75
(二)主知诗的转向 80
(三)奔赴延安,《慰劳信集》的完成 85
(四)知性、非个人化、戏剧化特征 91
五、穆旦 98
(一)“现代化”的诗艺 102
(二)穆旦诗歌的人称意识 117
(三)穆旦对西方现代诗论的接受 121
六、杜运燮 125
(一)中外诗人对杜运燮的影响 125
(二)于战争中关注生命价值 129
(三)知性与感情相融合 138
七、郑敏 143
(一)意象的流动美与雕塑美 144
(二)观察与沉思相结合的玄学品格 150
八、袁可嘉 158
(一)“新诗现代化”的诗论 158
(二)内心思索与都市文明批评的诗作实践 166
附录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资源 173
一、注重日常性的里尔克型诗学 173
(一)里尔克生平及主要创作 173
(二)里尔克的美学原则 178
(三)诗的经验物象化 180
(四)走向内心,忍耐寂寞 180
二、以玄学思辨为特征的艾略特型诗学 183
(一)艾略特生平及主要创作 183
(二)艾略特的历史意识 185
(三)非个人化理论 194
(四)客观对应物 197
后记 203